84岁河南大娘在闹市街头支起卖鞋垫小摊,

00:05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边程壹

一辆婴儿推车、一张简易小凳子、一个贴身小包,84岁河南大娘在杭州拱墅区施家桥支起一个卖鞋垫的小摊。

20年前,她从河南老家来到杭州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一家子其乐融融也能安心在杭州养老。

四年前,她突然感觉在家也比较闲,不如重拾年轻时的手艺,才纳起了鞋垫。

今天(10月21日)上午9点,小时新闻记者在施家桥看到了那位河南大娘,她姓廖。

鞋垫五六元一副,棉鞋50元左右

路过的大伯大妈都夸大娘手艺好

见到廖大娘时,她戴着一副老花眼镜,戴着金耳环,正与路过的大伯大妈聊天。

“自己做的鞋垫,5元6元都有,按自己的码数挑选就行嘞。”廖大娘说。

只见一位大妈挑起其中一双鞋垫,仔细看起了上面的针线,摇摇头说,“这手艺看着太好了,估计我自己不行,我只能给我外孙补补衣角,我妈妈可能能行。”

鞋垫不仅价廉,不少鞋垫的颜色、款式都还蛮时尚。

记者是40.5码的脚,41码的鞋垫正好合适,在秋意渐浓的天气上脚感觉挺舒服的。

不光有鞋垫,廖大娘还有自己制作的棉鞋。一位阿姨挑选了一双38码的,穿上大小合适就买走了。

“50元一双的棉鞋,可比商场里两三百一双的棉鞋舒服多了。再给我老公订做一双吧,他43码的脚,10天之后来拿吧。”

廖大娘微笑着说,“好,好,10天之后吧,天气好的日子我上午都在。”

】天气凉了才有生意,9点开摊中午就收摊

这么接地气、针线又好的鞋垫和棉鞋销量如何?

廖大娘说,“每年天气凉了才会开始卖,有时候一天都买不了一双,好的时候一天十几双都有,如果想来买的话,我基本上午9点会到施家桥附近,中午12点收摊,因为要回家吃饭了。下午就不出来了,不想让自己太累。”

对于廖大娘的小生意,她女儿也挺支持的,“我女儿怕我在家里无聊,小区就在附近,也不远也不危险。年轻时候在田里种庄稼、干活,现在也闲不住的。”

除了夸赞廖大娘手艺好的,还有夸赞大娘精气神的。不少路人都表示看不出来大娘已经年过八旬,戴个老花眼镜还能干针线活,“真牛!”

在没有顾客询问的时候,廖大娘会继续纳鞋垫,一针一线融入鞋垫里,像是重生一般。

虽然廖大娘在杭州已经二十年,但乡音未改,回答“是”的时候还是用“中”代替。

当问及是否有大伯大妈用杭州话沟通时,廖大娘说,“会有的,但是手艺会说话,不需要太多的沟通,你觉得我的东西好、价格合适,就可以买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