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理解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可能恰恰是相

经常有人拿“贫贱夫妻百事哀”来告诫一些未婚女生不要嫁给那些经济贫困的男生。在他们的口中,“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形容生活贫困、经济条件不好的夫妻,婚后生活总是一地鸡毛、满地狼藉,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如人意的事情,夫妻关系也不会好。

如果诗人元稹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惊坐而起,跟你们这些人好好来论道一番,你们这些人解释的诗句意思非但不对,而且恰恰相反,因为元稹本人刚结婚时就是官职卑微、地位低下、家庭贫困,妻子韦丛非常贤惠,毫无怨言,夫妻相处和睦、感情很好,生活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恰恰是相反的!

韦从嫁给元稹时实属下嫁,但她却始终保持着安时处顺、无怨无悔的生活态度,婚前高贵出身,非但没有任何怨言,还甘于婚后清苦贫穷的生活,她从始终保持着乐观知足的心态,与丈夫一起苦中作乐,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不禁令人敬佩。而彼时的元稹平步青云、位极人臣,完全有能力让妻子享受优越富裕的日子,然而那位日思夜想的枕边人却英年早逝,永远不在了,所以元稹的内心充斥着遗憾、感伤与愧疚之意,写下了这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句诗原出自于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遣悲怀三首》,原句为“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诗人说“诚知此恨人人有”,自古以来夫妻的生离死别在所难免的,然而“贫贱夫妻百事哀”,想到当时你我曾经同舟共济、患难与共,一旦经历生死诀别,就感到特别的悲哀,那份深入骨髓的丧偶之情或许一辈子也无法摆脱。

《遣悲怀三首》是元稹追悼已故的妻子韦丛而作的组诗。第一首诗追忆了往日的艰苦处境和妻子的体贴关怀,表达共贫贱而未能共富贵的遗憾;第二首诗紧承上首,描写妻子死后的情景,以施舍旧衣、怜惜婢仆寄托深切的哀思;第三首诗因妻子的早逝而慨叹人生的短暂,一死便成永别,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哀思。全诗直抒胸臆,朴素自然,以浅易通俗的语言和娓娓动人的记叙,抒发了生死两别,缠绵哀痛的深情。

遣悲怀三首

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我们来看一下粗浅的翻译一下全诗。

其一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祭奠延请僧道超度士灵。其二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其三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这三首诗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韦丛而作的,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官职卑微的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即元和四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病死,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