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http://m.39.net/pf/a_4518401.html
文
西红柿妈妈
走在日本的大街上,我们会看到很多独立行走的孩子。他们当中有的年龄很小,整齐地排着队伍,非常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在日本,很多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学,并没有家长接送。孩子们独立性很强,交通情况也不会因为学校上学、放学而变得拥堵。
说到日本的教育,更多让人想到的是独立,是动手能力,是文明……
最近,在日本兴起了一种“新式教育”,在幼儿园里非常受欢迎,但是笔者却觉得是比较“奇葩”的。
在日本的一家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孩子每天都是赤裸上身的。学校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对孩子进行自然与野性的教育。
在日本,即使是冬天,我们都可以随处可见穿着短路和短裙的学生。这种不畏寒冷的教育确实可以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力和抗挫折的能力。
可是,幼儿园这种鼓励孩子一年四季,不穿上衣的做法,却让人不敢苟同。
首先,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方式,跑步、跳绳、羽毛球等等简单的体育锻炼都是可以的。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孩子身体的承受能力是比较弱的。即使是一个大人,在冬天赤裸上身,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恐怕也会出现很多状况吧。
一个孩子如果把身体搞垮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就都会成为空谈了。
这种“新式教育”,对孩子性别教育和隐私保护不利。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有比较明显的性别意识了。孩子到了幼儿园的年龄阶段,赤裸上身,是不尊重孩子自己的个人隐私的。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从小学会衣要蔽体。不穿衣服的教育,所谓的“新式教育”,是要把孩子教育成男女不分的“野人”吗?
虽然这种“新式教育”,我们是不能认同的。但是,日本教育孩子的很多其他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比如,在日本的家长和学校,都非常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在日本,随处可见的是,孩子手里拿着,或者是身上背着包,身边的大人却两手空空的。自己的事情就是应该自己来做。
日本的学校里特别干净,但是打扫卫生的并不是保洁员,而是孩子们自己。他们几乎包揽了学校所有的卫生区域,处处可见他们劳动的身影。
日本很少有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他们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训练孩子自己出门,上幼儿园、买东西。
也有的低年级的孩子,会和高年级的孩子对接成互助小组。
即使是下很大的雨,你也能在大街上到处看到打着雨伞,穿着雨鞋的小孩子,在独自行走。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很多日本人的生活理念,也促使他们更加独立。
素质教育一直是很多家长崇尚的。在日本,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很受重视的。
很多家庭和学校,孩子做手工都是必修的课程。
四五岁的小孩子,就开始练习缝纫、编织,拿起针线做手工了。
更有大一点的孩子,会在学校里有木工课,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学木匠”。
这么小的孩子,不怕孩子会受伤吗?孩子当然可能会被扎到,被划伤,或者被割破。
但是,这些老师不会大惊小怪,家长也会理解。孩子就是学走路都会摔倒,难道,还能一直抱着他吗?
日本人的集体荣誉感很强,他们非常团结。
有很多孩子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就会参加大大小小的运动会。
在日本的很多孩子的运动会中,很少有个人的奖项,大多数强调集体的荣誉。目的就是教育孩子,“团结起来力量大”,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孩子从小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一是有利于锻炼他个人的意志,也能提高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日本人给人最表面的印象,就是特别注重礼仪。日本的礼仪教育是从娃娃就抓起的。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最开始是没有课本的。他们每个月会有一本图画书,学习的是“微笑待人和对别人说谢谢”。
日本人比较著名的礼仪方式,就是他们的“鞠躬”了。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日本人的鞠躬,90℃的鞠躬特别正式。
在家里,孩子向父母鞠躬,弟弟向哥哥鞠躬,晚辈向长辈鞠躬,下属向上司鞠躬,他们都会等到对方抬头,才会起身。
当然,除了好的方面,日本的教育也有许多不理想的地方。比如,校园欺凌严重、学生学习力比较低等等问题。
教育孩子,不一定有最好的方法,我们要做的是取长补短,不断纠正自己,寻找最合适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