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非遗一针一线一辈子

中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她没有上过学,没有学过设计,却能够勾勒出绝美图案;她生长在农村,农作于田间,但她的作品却远销海外;她保持最传统的想法,一针一线过一辈子;她不识字,没有想过其他出路,一门心思地刺绣,而这一坚持就是55年,她是谁?她就是撒尼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毕跃英。

长期以来,经过一代代撒尼妇女的精挑细绣,刺绣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搭配、精美的图案构思、巧妙的图案组合、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年,石林“彝族撒尼刺绣”被列入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出生于石林大老挖村毕摩世家的毕跃英,今年65岁,年4月她被评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毕跃英8岁开始就跟着奶奶姜毕英和母亲张氏学习刺绣,从拿起绣花针她就从没放下过,她的身上总会挂着一个绣花包,里面全是她的针线和绣片。不管走到那里她总会带在身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秀秀。不秀她心里就会痒痒,她说刺绣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毕跃英被宠了一辈子,至少在她的世界里,一切美好。十七八岁的时候毕跃英和生产队的八九个小姑娘一起刺绣,那时刺绣所需的布和线都很难买到,已经参加工作的大哥和在惠城当兵的三哥会从县城陆续给她带线。当姑娘时凡事有父母,嫁人后,毕跃英虽是长媳,但并不需要当家,这给她更多刺绣的时间和精力。

盛夏里,老挖村里安静地出奇,像往常一样,农闲时,毕跃英就会约几个朋友到院子开始她最喜欢的活计刺绣。在石林会绣花的人很多,但是像毕跃英这样能够系统掌握撒尼刺绣技法、配色、样式等内容的民间刺绣人屈指可数。毕跃英刺绣不描底图,不用模具,细数布面经纬线数后,会在心中勾勒出大概图样,先绣轮廓,后贴轮廓填色, 绣中心部分。搭配组合是全新的,她不爱按照图纸绣,理由很简单,是因为“绣一针就得看一眼图纸太麻烦”。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毕跃英最不愿改变,其中两件事,她一提起来就较真。毕跃英的刺绣一直坚持使用经纬线细密、均匀的传统棉布和真蚕丝作为刺绣原料。既保留了传统刺绣的韵味更确保了绣品的质感和色彩,也有利于刺绣依附物件的长久使用和保存。传统的彝族撒尼刺绣图案多样配色丰富,但解放后这些传统图案和配色几乎失传,毕跃英参考家传的大批老绣品,整理出一系列经典纹饰和配色方法,一是在恢复传统纹饰和配色时,除延续传统韵味的四方形、六方形、八角形、圆形等几何形体样式外,又提炼出具有特色配色配图方法。

在毕跃英看来,撒尼刺绣是门“活到老、学到老”的艺术。半生的实践中,毕跃英掌握了北部撒尼妇女从婴幼儿到老年,五个不同年龄段服饰、头饰的缝制和刺绣工艺,其中,当地 特色的少女包头俗称“歪包头”的刺绣工艺和缠套工艺曾一度失传,毕跃英凭借个人记忆和家传的刺绣品成功将其恢复,并在年至年屡屡亮相于国家、省、市县各大电视台、展会、比赛上,获得民俗专家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