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已经快两个月了,孩子们过得怎么样?他们有没有找到感兴趣的事情,和爸妈天天朝夕相处是否愉快,宅在家的日子有没有多了许多小胖墩……有时,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虽然只能宅在家,但也有着自己的小欢喜;有时,孩子们的世界又很复杂,小小年纪,已对这场疫情有了自己的感触和思考。
我是一只口罩
育英学校七年级(四)班赵子东
“蜗居”在家的我做了个梦,梦中的片段里,我变身成了一只口罩。平时一直默默无闻工作的我,没想到在己亥庚子之交,随着新冠疫情暴发,突然变成了必需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
(一)仁心
我是一只N95医用口罩,医院检验科的主任。
检验科是一个重要科室,病例确诊、患者出院都要经过检验科的检测。
主任的工作强度非常大,连轴转让他旧病复发。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刚说了两句话,他突然眼前一黑,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在椅子上稍事休息后,他强忍着肾结石的疼痛和血糖异常造成的眩晕,又走到电脑前查看病人的检验结果。
医者仁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我愿护佑他平安回家。
(二)斗志
大年初四,铁灰色的天空中飘着浮云。村口“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象征喜庆的红纸散落在地上。不过,这次放炮可不是为了什么喜事,是为“壮胆”。他是专业安装箱房的工人。疫情暴发后,他组织医院的建设。
两辆面包车驶出了村口。后视镜里,家人们相送的身影越来越小。
初五凌晨两点,面包车到达武汉。那天早晨,他戴着我——一只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在军人体育场跑了一会儿步。我能感受他喘出的热气中带着些许不安。但当他来到工地,见到几千名工友,听着挖掘机轰鸣,他的心中升起斗志。
自此起,每天从清晨到日落再到深夜,我始终与他相伴。
(三)友谊
我是一只口罩,从海对面的日本来到中国。
疫情发生后,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支援了武汉只口罩,我就是其中之一。物资包装箱上写了一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唐朝,日本遣人到大唐学习佛法,在长屋赠送中国大德的千件袈裟上,都绣着一首偈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也是鉴真大师东渡日本的缘由之一。千余年之后的今天,在日本援助湖北的物资上,又见到了这八个字,人们感慨万千。病毒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友谊和爱心将人类团结在一起,而我就承载着这份跨越时空的大爱。
(四)希望
医院的隔离病房里,住着来北京过年的一家五口。
我是护士长戴的N95医用口罩。2月3日下午,护士长照例去查房。在这里,我见到了只有9个月大的琦琦。我进门前想象着,一个9个月大的孩子,整天见到的都是“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应该很不安吧?
没想到,一见到护士长,琦琦笑了,伸出双臂“求抱抱”。小孩子是最能感受到友善的。虽然看不到医生护士们的脸,但她仍能透过防护服,感受到被我遮着脸的这个人心中浓浓的爱。
我发现,护士长的眼睛湿润了。她伸手把琦琦紧紧抱在了怀里,就像怀抱着希望。
(五)春天
我是一只口罩。在这场世所罕见的抗击疫情斗争中,我看到了普通人的坚韧、尽责、无畏、众志成城……我还看到了不同国家的人们为了抗击人类共同的敌人而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口罩阻断了病毒,也传递了爱心。
这个冬天有些长,但我最近常听到人们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这个春天来得有些难,但冰雪已经消融,杨柳枝头又绿。我听着春的脚步,期盼着我不再被人们需要的那一天。
指导教师车淑芳
快乐“隐居”
中教院朝阳实验学校三(1)班程紫茼
这个假期和往年大不相同,没有旅游,没有户外活动,学校也延迟了开学。可怕的新冠病毒让我们足不出户,原以为会很沉闷很枯燥很无聊的“隐居”生活,却给我带来了别样的欢乐!
我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很忙,尤其是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就像一个隐身人,经常看不见他的踪影。我生气过,埋怨过,抗议过,可每次都以无效而告终……现在好了,我在家学习,爸爸妈妈在家工作,这些日子,爸爸陪我的时间比之前的一年加起来还要多,这算不算是意外惊喜呢?
我们一起下跳棋,一起走五子棋,一起玩飞行棋,输的那个人总是爸爸,我和妈妈给了他一个“臭棋篓子”的封号,可是他并不在乎,还吵吵嚷嚷地说要再来一盘。
爸爸发明了好多有趣的游戏。雪花片大战,冰壶赛车,植物大战僵尸,枕头大战,碉堡行动,一个比一个刺激,一个比一个好玩。
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和妈妈画漫画,捏彩泥,剪窗花,折纸鹤;我们还一起做小蛋糕,烤面包片,烙香喷喷的葱花饼。
弹琴和敲鼓也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爸妈不光捧场,爸爸还自创了“拍脸大法”,听起来挺牛,其实就是通过拍自己的脸来感受我的节奏是否准确。
有意思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就这样,我们一家三口每天都过得其乐融融。
宅家的生活虽然很美好,可我还是希望疫情能早日过去。我想尽快重返校园,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真希望到那时,爸爸妈妈还能像现在一样,多一些时间陪伴我!
爸爸的鞋垫
中学怀柔三中初一(1)班郭晓峰
宅在家,看着新闻画面里一批又一批逆行者们奔赴武汉“抗疫”,一个又一个社区工作者忙着给进出小区的人测体温,连爸爸妈妈也在单位、小区轮流值班,我心里起急,大家都在忙碌,而我又能为防疫做点什么呢?
窗外的风一阵紧似一阵,似乎感觉到一股寒气透过窗户直撞进我的身体,我下意识地裹紧衣服。站在风里值班的爸爸肯定更冷,值班站久了一定会冻脚的,我给他买一个热贴吧。
可是疫情当前,街上的商铺都歇业了,我到哪里去买呢?“你自己做一副呗。”妈妈提议。
于是我开始在家里翻找带毛的东西,终于在妈妈的衣柜里找到了一个旧羽绒帽子。“就它啦,变废为宝。”开心的我找来剪刀和爸爸的旧鞋垫,将鞋垫放在帽子上比划。
爸爸的脚可真大,我这原材料有点紧巴,怎样做才够呢?我沿着帽子的中缝剪了一个十厘米的口子,然后平铺在桌面上,把鞋垫紧着帽边放上去,再用彩笔沿着鞋垫边缘拓上线,小心翼翼地剪下来,一双鞋垫模子就好了。可是,羽绒从豁口飘了出来,满屋飞舞,好像是在庆贺自己重获新生似的。这可怎么办?从未经历过此景的我只好向妈妈求救,妈妈帮我找来针线,笨手笨脚的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给鞋垫切边……
窗外的风还在刮着,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看着自己手中的鞋垫虽然边缘不太平整,但也有旧“帽”换新颜的味道呀!我不停地看表,真想早一点给爸爸这份惊喜。
“爸爸回来了!”一听到门铃声,我立即蹿过去开门。“今儿忒冷了。”爸爸边换鞋边说。“爸爸,您看!”我迫不及待地把鞋垫递给了爸爸。“儿子,你给爸爸做的?”我点点头。爸爸摸着鞋垫说:“肯定暖和,你也算为防疫做贡献了!”
防疫期间,虽然我不能像逆行者一样冲上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我在后方学习了很多防护知识;虽然我没有像爸爸妈妈那样去单位、小区值守,但我学着他们照顾我的样子,做他们的坚强后盾;虽然我们不能正常上学,但是我们在家“停课不停学”,比在学校更努力。
人人都为防疫做点事,团结”抗疫”,曙光就在前头!
指导教师张凤琴
线上减肥
清华附小四(2)班赵梓硕
“天啊,最近竟然长了两斤!”疫情期间,没有足够运动的我,在外婆每天的美食诱惑下,两周就长了两斤!哎,作为一位爱美的吃货,这日子该怎么过。
好像了解我的困境似的,班主任高老师今天安排了班级线上运动。好激动啊。感觉之前的体育打卡只是小打小闹,现在,要大家线上面对面真刀真枪地练一场了!我很好奇,老师会组织什么样的室内运动呢?
当我进入线上会议群的时候,许多人已经准备好了。大家纷纷在家里的地上铺上了瑜伽垫,一个个小人儿在视频窗口里奔腾跳跃,吵吵闹闹。一开始,我认为不会有什么剧烈的体育运动,于是直接把校服套在了睡衣的外头,懒得脱了再穿。结果没想到,班上几个田径队的同学竟然把在室外的热身运动直接搬到了屋里!又是高抬腿,又是仰卧起坐,几乎所有能在室内进行的运动方式,都被他们一股脑地抛出来。穿了两层衣服的我,没跳几下就已经一身汗。后来,实在忍不住,我躲进里屋脱了睡衣,窗户吹进来几阵凉风,清爽!凉快!
“浑身的骨头都要散架了。”虽然有人抱怨着,但大家脸上都漾着笑容。运动量大,又有同学们监督,想偷懒都不好意思。更开心的是,以后再享受外婆给我做的各种美食时不用担心长胖啦。
美食小博主
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六(2)班严相臣
“成功!请母亲大人品鉴。”端着刚出炉的“严式蛋糕”,我谄媚地向老妈讨好。妈妈深吸了一口气,浅浅地咬了一口。“嗯,这次还不错!对得起那二斤面了。”
哈哈,类似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我家上演。停课不停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本就好吃、爱琢磨的我,终于向各种美食下手。我为自己制定了“美食成长计划”:把平时没有时间、不敢尝试的美食列好单子,一一尝试亲自动手做。
每次,妈妈都担心家里的面被我浪费,可我也理直气壮。“这是老师布置的劳动实践作业。您说,是您儿子的成长重要,还是咱家的面重要?”老妈被我问得无语,由着我去了。
我的第一个作品是特流行的“电饭锅蛋糕”。为了不出错,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的教程,胸有成竹。但千算万算,还是败在了自制打蛋器上,蛋糕没有发起来,还浪费了六个鸡蛋。回想当时老妈双手叉腰怒气冲冲的样子,我现在都后怕。
但是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在不断的尝试与改良后,我的“严式蛋糕”终于成功了!看着妈妈吃着我亲手制作的美食,我这心里美滋滋的。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尝试了蒸枣糕、彩色花卷、炸油条等各种各样的美食。眼看家里的面日益减少,但妈妈再也没有数落过我。
后来,我还为自己建立了“美食小博主”美篇号,把自己每次制作美食的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和我一样喜欢动手操作的同学们。
“我的下一个作品是什么呢?”望着厨房里的面,我陷入了沉思。
指导教师聂拥军
多难何以兴邦
广渠门中学高三(9)班赵朗
年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临时学校的高三课堂上,庄重写下“多难兴邦”。简单四个字,不仅给遭受重创的国家以重整山河的力量,更道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的祖国曾经遭受过许多重创。然而,多难兴邦!每次灾难过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似乎积攒了更多的力量,奋勇前行。“多难兴邦”的意义,绝不是只停留于自我安慰与鼓励,我不禁思考:多难何以兴邦?
民族凝聚力因灾难而空前高涨。面对年的新冠疫情,各地的中华儿女驰援武汉:山东拿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黑龙江运来优质大米,西藏提供上好的牦牛肉……在异国他乡,海外侨胞们自发背回医疗防护物资。灾难将万千同胞的心聚在了一起,迸发出感天动地的力量。“同胞”二字在灾难面前显得格外亲切与动人,团结起来共克时艰,这正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爱国主义情怀因灾难而无比强烈。此时,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到了一起。于是我们看到,万千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递交“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87岁的倪素英老人将节衣缩食省下来的20余万元存款,慷慨捐献给疫区……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中华儿女尽己所能,帮助我们的祖国一起共克时艰。我们愈发感受到对于自己脚下这片热土的眷恋与依赖,也深切理解了艾青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兴邦的要义,还在于我们对于灾难的反思。洪灾过后,我们进行了更全面的国土整治;大地震后,我们逐步建立起世界领先的地震预警系统。只有不断反思与进步,一个民族才不会被灾难打倒,浴火重生。
灾难不是财富,对于灾难的借鉴和反思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经历了又一次疫情的历练,我们也终将在泪与痛中,继续坚定前行。
指导老师封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