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针线 >> 针线用途 >> 我的姥姥姥爷

我的姥姥姥爷

白癜风可以完全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07.html

我的姥姥姥爷

栗旭晨

我常常想起云中河,想起云中河畔的那个小村子金村,想起曾经生活在村子里的姥姥姥爷。其实,姥姥姥爷离开我已经三十多年了,有些往事已变得模糊不清。享受春华秋实,感受岁月飘香,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母亲,也爱着我母亲的父亲母亲。我甚至觉得,姥姥姥爷从未离去,他们一直活在我的生命里记忆里。

我的家乡南高村往西五里是奇村,奇村再往西三里是金村,这三里路中间只隔着一条云中河。金村四五百口人大多姓郭,姥爷兄弟四人,排行老二,河滩上种着二十多亩上等好地,再加上姥爷是有名的"田把式”,吃苦耐劳,每年秋后瓮流仓满,令人好生羡慕。从金村往南行不远有个西呼延村,村中郭姓也甚多。姥姥的父亲和姥爷的父亲交情笃深,后来姥姥的母亲病逝,继母对她十分苛刻,无奈之下,一字不识的姥姥便由生父作主,嫁给了姥爷。因为姥姥从小就干惯了农活,过门没几天,就主动跟着姥爷下地了。

云中河河水并不大不深,非常清澈,河滩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香蒲草,带着青绿色泛黄的蒲棒儿,随风摇曳,也摇出了姥姥家的好日子。可惜好景不长,云中河发大水,把地都冲毁了,人们都说郭崇禧家这下完了。水退去后,姥爷在河畔整整坐了一天一夜,旱烟头扔下一地。血气方刚的姥爷和温顺善良的姥姥从第二天开始清淤造地,这回面积更大,土质更肥沃,亩产更高,郭家从此走出低谷,走向殷实。

冬去春来,花落花开,姥姥姥爷生育了六个子女,拥有25个孙甥,成了全村人丁最多最旺的大家庭。我的大舅、二舅在内蒙古打拼,都成了国家干部,三舅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我母亲嫁给了性格随和一辈子务农的父亲,二姨一家定居在太原,三姨嫁给了有担当有手艺的三姨夫。六个子女中,唯有我母亲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姥姥曾对我讲,你母亲是大女儿,从七八岁起就帮着大人干活,拿着绳子和筐子到河滩去捞淤渣刨茭茬,还学会了做针线活儿,舅舅姨姨身上穿的衣服大都是她缝制的,这个家呀,你妈付出的辛苦最大最多!姥姥姥爷最疼爱我母亲,姥姥一过十来天,总要挎着遮了花包布的竹篮,来回步行十六七里路来送蒸好的花卷呀包子呀鱼鱼呀,让我父亲这个穷女婿很过意不去。春天,姥姥会给我们家送香椿来。桃杏熟了,姥姥也会送过来,让我们尝尝鲜。有时候,可能是家里有事,姥姥一时半会来不了,我就有点想念姥姥了,其实,味蕾提醒我只是想那只满满当当的竹篮里好吃的东西。

我大哥是所有的孙甥中的第一个,姥姥姥爷自然宝贝的不得了,大哥经常到姥姥家常住,吃好的玩好的,不知不觉中成了街上的"孩子王“,把同龄的玩伴打哭了,姥姥就引上他登门去给人家赔礼道歉说好话。如果说大哥是姥姥姥爷一年四季的宝贝疙蛋,那么轮到我,一年当中只有一天,我也可以成为他们的最爱。这一天,就是我过生日那天,这一天也是姥爷的生日。早上,在家里胡乱拨拉几口,父母亲便带着我和弟弟向姥姥家进发。中午吃饭的时候,炕上一桌,地上一桌。因为我是小寿星,被荣幸地邀请上炕,挨着老寿星姥爷坐下。男人们大声说话,大口吃肉,不停地喝酒,姥爷用筷子在酒樽里蘸一滴酒,让我舔一口,直到呛岀眼泪来,引得舅舅姨夫们哄堂大笑。姥爷酒后吐真言,我看这么多孙子外甥中,只有全英家二小子长得和他二舅连像,打小就聪明听话,这孩子将来会有大出息的。而此时二舅已从内蒙古调回了忻州,已经担任城关公社的副书记了。

姥爷的话激励着我父母把我送到镇中去读书。因为我是跑校生,镇中离姥姥家不足三里路,我就趁着吃午饭的时候,骑车到姥姥家蹭饭,借机改善伙食。其实,姥姥姥爷已经年近八旬了,但身体非常硬朗。见我来了,姥姥马上张罗着做饭,下挂面煨鸡蛋,我连汤带面连喝两大碗。这样舒心的日子,几乎每周一次,姥姥总是变着法子,给我做好吃的。俗话说:外甥是狗,吃上就走。由于课业紧张,我吃了饭,一抹嘴就开溜了,也省不得帮姥姥收拾一下碗筷。后来,我走出乡村,走向城市,走上工作岗位,连梦里都能闻到煮挂面呛葱花煨鸡蛋的味道,那么醇香,那么让人留恋。

年6月,上班第一个月,我领到了工资,把三分之二交给母亲,10元留作生活费,剩下的5元,我上街买了扭丝饼和糖枣。周日上午我先回村里,接着骑车到金村去看望姥姥姥爷。当我把买的东西从兜里掏出来放到炕头时,姥姥姥爷满心欢喜,夸我长大了,懂得亲人了。此后每周我都要去看望姥姥姥爷,去的多了,一进金村巷口,人们都认住我了:"外甥小子,又来眊你姥姥姥爷来啦!“姥姥在街上也和人家说,我这个二外甥是个孝顺的好娃娃,说的我满脸通红,怪不好意思的。年正月,我领着妻子去金村看望姥姥姥爷,姥姥硬是塞给外甥媳妇拜年钱,让我和妻子很感动也很内疚。我给姥姥买头巾,买裤子,姥姥埋怨我乱花钱。我给姥爷买点心,买香烟,姥爷嫌香烟抽起来没劲儿,我就给姥爷卷旱烟抽。姥爷喜欢用烟锅子,滋滋作响,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了。

姥爷去世时,我正在北京岀差,未能赶回来参加老人家的葬礼,觉得很遗憾。姥爷去世后,父母亲经常把姥姥接到家里来住,尽着他们的孝心。我庆幸自己有机会给父母买好吃的同时,也能给姥姥买一份。那年秋天,姥姥在我们家住的时候,毫无征兆无疾而终。等我周末赶回村时,人去屋空,姥姥的遗体已由三舅拉回了金村。我参加了姥姥的葬礼和次日的圆坟,送别慈爱的姥姥最后一程。

姥爷是一言九鼎的人,寡言少语,非常严肃,但在家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儿女和孙甥都有点惧怕他。而姥姥则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她最大的享受是坐着丢盹,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用管。姥爷的悟性很高,德性很好,在人面前总要给足姥姥面子,从来不与人攀比,也从不损人利己。他喜欢读书,敬重文化人,一直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姥姥姥爷平淡得像云中河里的一滴水,平凡得像河滩摇曳的香蒲草,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没有给后辈儿孙留下什么大宗的遗产。除了至亲至爱的人,当他们悄然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会有更多的人记起他们,甚至是他们的名字。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姥姥姥爷住过的老宅已经被卖掉,南墙底的小草年年一度春风绿。我永远不会忘记姥姥姥爷的恩情,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减弱我对他们深深的怀念。当我为人夫为人父,逐渐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时,我想好好孝敬他们,但他们已经长眠九泉了。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写点文字,把他们生前的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用记忆的丝线串起来,固化下来,流传给后代,也算是今生今世我这个外甥对他们最好的孝敬和回报了。

姥姥活了八十九岁,姥爷活了九十三岁,在我们乡下是高寿了。

(配图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本土历史文化,图文无关。版权归原作所有,向原作者致谢!)

栗旭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南高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荣获第五届山西省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证章。发表文学作品一百五十万字,有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行于世。散文《杨胡的葡萄熟了》获得第二届全国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一等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