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该有怎样的底色,才能描绘色彩斑斓的图景?
一座城,该有怎样的品格,才能释放春风化雨的力量?
公主岭给出了响亮的答案——让文明为城市赋能!
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之一,公主岭市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时代使命,通过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创新文明实践载体、汇聚志愿服务力量、释放文明实践平台功能,使其成为推动各项工作争先创优的指挥棒,让“文明”融入城市血脉,阔步前行。
“六级阵地”拓展文明实践触角
年11月,公主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20个乡镇、10个街道同步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行政村、25个社区同步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启动。
在组织架构上,采取“三级书记负责制”,市级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由市委书记担任;乡镇级文明实践所所长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村级文明实践站站长由村(社区)书记担任。
在阵地建设上,创新打造中心、所、站、点、线、窗文明实践“六级阵地”模式。其中,“线”即以8路公交线为载体,将16台公交车作为文明实践主题宣传车,并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交站。“窗”即在全市选定一批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窗口单位,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窗,为市民提供老花镜、针线盒、文明实践便民服务卡等备用品,并配备专职人员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问询解答,打造群众身边的文明窗口。
为进一步夯实基础,公主岭市秉承“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明实践理念,建设4.43万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里集文明实践综合展厅和五大文明实践主题馆为一体,让百姓共享新时代文明成果,现已成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窗口和新的城市地标。
与市区文明实践展馆遥相呼应的是遍布乡间的文明实践阵地。盛夏的午后,在环岭街道火炬村村口,端庄古朴的小凉亭里,几位老大爷正聊得起劲儿。宽敞干净的柏油路连接家家户户,新颖精致的太阳能路灯依次排列;村部院内,大幕投影、舞台、音响、锣鼓一应俱全——这些设施全都由村委会免费提供。
村部门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匾额格外醒目。村党支部书记王晓丹引着记者走进屋,挨个房间介绍,全省第一个村级产业融合示范展厅,全市唯一一所村级老年大学,还有办事大厅、农家书屋……每个房间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职责。墙上张贴的农民字画、活动照片、荣誉奖状,都在彰显火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骄人成绩。
目前,全市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4个,涵盖24个乡镇、6个街道;文明实践站个,其中行政村文明实践站个,社区文明实践站25个,实现了全覆盖。此外,对全市现有的2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9个镇级文化站、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乡村民俗馆(室)、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个文化广场、个农家书屋、个农村文化大院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服务阵地作用,满足文明实践活动需求。
“线上线下”创新文明实践载体
秉持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理念,公主岭市通过“线下”和“线上”双轮驱动,不断创新文明实践载体,丰富文明实践内容。
开展线下“文明实践周”主题活动。公主岭市根据群众需要,指导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志愿服务队,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有特色、有影响的文明实践活动。以“传、树、帮、乐、倡”为主要形式,通过丰富的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提升,用文明实践助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发放群众调查问卷1.5万份,征集群众需求8大类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余场(次),受众30余万人。
开展“互联网”文明实践活动。依托网络阵地,创新工作方法,重点围绕创新理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内容,组织开展“网上学习”“岭城志愿者在行动”“战疫有我”“绿美公主岭”等主题活动。积极打造“掌端”学习的平台,在“魅力公主岭”的“文明实践”专栏,制作发布15期脱贫攻坚系列问答、7期疫情防控小常识、5期《长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拍摄制作抖音、快手、美篇、H5等宣传作品余篇,注册“公主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抖音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