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针线 >> 针线发展 >> 乌蒙山里的针线情

乌蒙山里的针线情

新华社贵阳1月11日电(记者段羡菊刘智强崔晓强)隆冬时节,云贵高原的乌蒙山里,寒气逼人。

脱贫路上的村民们用手中“一针一线”,表达着心中朴实情感。

一件背扇——“穿在孩子身上,暖在我们心里”

1月8日,常年云雾缭绕的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驻团结村的乡干部何平正忙着督促村民整治人居环境,琢磨合作社开春后发展养牛产业,确保13户49人实现脱贫。

贵州常见的背扇是母亲背上的襁褓与摇篮。何平家中“二宝”出生时,收到了苗族妇女王智英赠送的背扇。

图为何平的妻子杨洪用贫困户亲手帮助缝制的背扇包住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新华社记者刘智强摄

何平在驻村,妻子杨洪带着孩子住在乡政府院里的公租房内。记者赶去时,杨洪正用那件背扇包住孩子,系在背上。背扇呈长方形,上面有图案、花纹,鲜艳漂亮,使用传统苗绣手法,一针一线,透露着编织者的用心。

记者联系上正在外地打工的王智英,她说听说何平的二胎快要出生时开始动手的,花了一个多月的业余时间。“不值钱,那就是一点心意。”性格爽朗的王智英轻描淡写道。

在王智英眼里,何平是个好干部,常来家里串门、嘘寒问暖,“看我们白天经常不在家,他就晚上来,帮助我们商量怎样赚钱脱贫。”如今,王智英的丈夫做护林员一年收入近万元,家里养牛养鸡,地里还种了马铃薯,全家摘掉“贫困帽”,日子越来越踏实。

“穿在孩子身上,暖在我们心里。”回想起王智英送来背扇的情景,何平仍然非常感动,“面对真诚情谊,唯有奋力工作回报。”

四双鞋垫——“我要珍藏,要是用了不可惜了嘛”

前不久,六盘水市水城县驻村的县文旅局干部杜昌丽发了一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