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退休医生,每年织几百件毛衣捐出被

在昆明医院有个由离退休职工组成的编织队。队里的奶奶们平均年龄75岁。年,她们用十个多月的时间,一针一线织出了件毛衣。这些毛衣全部捐献给了昭通巧家县半箐村小学的孩子们。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继续温暖过冬,“毛衣奶奶”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每周三是毛衣奶奶们固定聚会的日子,队长贾秀华奶奶总是第一个到活动室。贾秀华奶奶:“这里是老干处给我们安排的老年活动室,每个星期三,这些毛衣奶奶都在这里参加活动,今天我已经给她们准备好了。”贾秀华奶奶:“这些都是我们织毛衣用的工具,有环形针、有袖子针、还有好多钩针,如果谁需要,她们都可以来这里领。”毛衣奶奶们开始陆续到活动室。贾秀华奶奶:“来了啊,刘老师,坐吧,坐吧。”肖老师:“来了,来了。你们好,你早,你早!”刚一坐下,毛衣奶奶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一边织毛衣,一边交流,通过相互学习来解决积攒了一个星期的疑问和难点。不管家住多远,刮风还是下雨,星期三的固定交流,从不落下。三位老奶奶交流:“就是这挑的这个关键了,关键这一针,你们两个都是这里不会,你听着陈老师,这针绕上来,你就这么打。”陈奶奶:“这是新办法,我还不会,所以我要学学,活到老学到老,你看我的手指头都织得变形了。”记者:“累不累?”陈奶奶:“累啊,疼啊,这几天好一点了,那几天很肿,因为要赶这个捐献时间。”记者:“为什么还要坚持呢?”陈奶奶:“这个是一份爱心呀,我们现在虽然不工作了,我们对这些小娃娃,是我们的后辈啊,这个也是正能量了,我们献出一点爱心,给他们的家庭减轻一些负担,给他们一些温暖,以后才会好好学习,报效社会。”昭通巧家县药山镇半箐村是昆明医院“挂包办”扶贫点。毛衣奶奶们从参与扶贫的同事那里得知,半箐村小学的孩子缺少冬季御寒的衣物。“放下手术刀,拿起针线包”,在单位离退休党总支和离退休处的倡议下,年,毛衣奶奶们赶制的件毛衣被送到昭通巧家县半箐村小学,队长贾秀华奶奶至今都无法忘记当时捐献毛衣的场景,她代表19位编织队的奶奶向孩子们许下了年新的约定。毛衣编织队队长贾秀华:“看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觉得他们那个山区太贫穷了,他们吃的是荞子跟包谷,就下了决心,他们每年招收多少新同学,我们就每年都要送上一件毛衣。”除了织毛衣,整理从各处捐来的毛线,也需要消耗奶奶们很大的精力。毛衣编织队队长贾秀华:“这个毛线都是动员大家,家里闲置的毛线,所以粗细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特别是云南省老年大学一直给我们捐了四批毛线,罗老师用这个小车去拉,都拉烂了两张小车了,拿来都要重新整理,重新洗。”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队长贾奶奶还有自己的“团队管理经”。严格的考勤制度,详细记录大家的工作量,还专门开设毛衣课堂,提高毛衣奶奶的织毛衣水平。毛衣编织队队长贾秀华:“拿着针、毛线搭上它的鼻孔,拉一下,穿过来,不用戴眼镜,就穿过来了,这个线完了以后,把这个接头按照方向去穿,去转,往这边一拉,毛线头就完全在这个里面了,拉回来一接上,没有疙瘩,也没有头。另外有些毛线颜色不一,我们够打多少就打多少,像这前边是红的,后边是灰色的,按照毛线多少、粗细来搭配,我们的手工还是做得比较好,像这一件,根本看不出是旧毛线打起来的,通过我们细心编织,非常漂亮,我们送给孩子的毛衣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冬天,毛衣奶奶们为半箐村小学的孩子们准备了更大的惊喜。毛衣编织队队长贾秀华:“这边的帽子,就是给今年成绩优秀的三好生或者是班干部,再赠送一顶毛线帽,这个帽子都是俄罗斯样子,戴起来非常舒服,非常暖和。”毛衣奶奶的一针一线,织进去的是温暖,是更多人的关心、爱心,放下了手术刀,放不下的,是那颗医者的仁心。所有奶奶:“半箐村小学的孩子们,想你们了,又过了一年了,今年奶奶们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帽子、衣服,昆明的毛衣奶奶为你们加油!”相信半箐村小学的孩子们收到毛衣奶奶的礼物,一定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更多精彩内容将在今晚《都市条形码》节目时段播出!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