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的原句是出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虽有改动但是意思大致还是相同的。而我们经常听到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上一句才是精要,整句话的意思大径相庭,却鲜为人知。贫贱夫妻百事哀指的是贫穷的夫妻结婚,虽然一时两情相悦,但是日子长久过下去,就会为柴米油盐而争吵,进而面对什么现实问题都“百事哀”。这是我们人人都晓得意思,可不知这背后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咱们来看下元稹做出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当年的元稹凭借自己的才华能力考中了科举,任职朝廷,可谓是春风得意。但是当时的唐朝并非贞观之治的繁荣昌盛,内有奸臣外有藩镇割据。元稹就如初来乍到不懂事故的小年轻一样,刚正不阿、天不怕地不怕。他一个月上书十次,建议皇帝除掉那些奸臣贼子,进而再解决外患。最终元稹被朝堂上那些反派势力害的流放,而元稹的妻子韦丛一度坚持要跟随着他,韦丛的父亲是太子少保韦夏卿,从小娇生惯养,在二十岁时嫁给元稹。当时被朝廷流放没有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是根本坚持不下来的,在流放期间元稹多次精神几乎崩溃,多亏有韦丛伴随,在他身边加油打气,才熬了下去。但是韦丛毕竟出身娇贵,哪受得了这种苦,因为过度劳累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去世。妻子去世,元稹悲痛不已,他认为都是自己害的韦丛早早去世,所以就有了“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整句话的本意是世上的人都要经历夫妻离别之痛苦,经历过贫苦生活的夫妻,在伴侣死后容易触景生情,想到以前经历的事情会感到哀痛万分。经过民间的口口传播,再加上人们容易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半句话了,而意思更是被大众所曲解了。以后要是听到谁再用这半句话来形容生活贫苦的夫妻,大家可要把前半句给拿出来,解释给他整句话的意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