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生了八胎都是男孩,好不容易有个闺女竟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70226/5232270.html

摘要

他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然投笔从戎的世家子,英雄未捷身先死,葬在荒野孤苦无依。

他是上古神祗,投生在帝王之家,凭着低调谨慎保住性命,死后在阴曹地府任职一殿阎罗。

她出生在八辈子都是中农的家族,懵懵懂懂之中遇到了他们。

精彩尝鲜

春节刚过,地里还有残雪,绿色的禾苗映衬下格外精神抖擞,冯河村的人们纷纷拿着锄头,去村东头自家菜地里拾掇,准备种下时令的瓜果蔬菜,也好应对一年的下饭菜。

老宋家是冯河村为数不多外姓人家,人丁兴旺,单单成活的就有六个壮小伙儿,祖传的木匠手艺,加上老两口比较勤快节俭,这才拉扯大了一窝男丁,虽说没有大富大贵,可也凑合能温饱。

宋老太一直想要一个闺女,可惜生了九胎都没有一个是女孩,失望之极就把目光放在了下一代,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阳盛阴衰吧,一直到宋老六的第二胎才是一位白白胖胖的闺女,高兴的她抱在怀里不愿意撒手。

都说贱命好养活,宋老太自己生育九胎只存活了六胎,也怕好不容易得来的孙女夭折,跑了十几里的路程,去当地非常有名的神婆家里专门请了一道平安符,还有一个用生辰八字推算来的名字,宋清卓,乐颠颠的回到了家。

这么郑重其事的行为让其他伯娘很不舒服,看神婆是需要拿粮食的,家里人口众多,又没有分家,大家一起劳动一起收获,凭什么老六家的多吃多占,吵闹的次数多了,老两口心里也不痛快,干脆利索的分了家,各过各的。

老大一家跟着父母过日子,其他的兄弟秋收给爹娘供奉,宋老头身体硬朗,木匠的手艺出众,十里八乡都愿意请他去做家具,挣下的银钱一部分给了老大家,另一部分都被宋老太瞧悄悄的存了下来,准备给她孙女攒嫁妆。

三岁的宋清卓一直跟着奶奶身后,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竹编篮子,开开心心的捡着奶奶翻过土之后露出来的,去年种的蔬菜老根,宋老太别看个子不高,还裹着小脚,身子骨十分健康,跟那些年轻媳妇没有什么区别,干起活来麻利的很。

“宋奶奶,您这个小尾巴真好看,这皮肤怎么这么白皙,您老真会养孩子,有没有什么秘诀啊,看我家花妮子太黑了,看着都愁人啊。”

宋老太停下手里挥动的锄头,抬起头先看了看后面的小孙女,宋清卓对她露出带着小酒窝的笑容,心里跟喝了蜂蜜一般甜丝丝的,自豪的对着一边问话的小媳妇说:

“我家清妮子那是天生的,你们可能很少见他爹,五官皮肤都随了他。”

“哎呀,是啊,宋家六哥回来一趟不容易,我嫁到冯河这么多年,也就远远见过一回,那一身军装真气派,可把村里的小伙子羡慕的,恨不得拔下来穿自己身上,要我说,还是您老眼光看得远,早早的就把我六哥送到学堂读书认字。”

“呵呵,哪里是我眼光远啊,家里他最小,解放以后正好赶上国家的好政策,要不然参军也轮不到他头上啊,这啊,都是命,万般不由人啊。”

“宋奶奶可不能这么说,当初村里可是一共去了五个呢,怎么别人都没有像我宋六哥那般肯钻研,大家的文化程度可是都差不多呢,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不用理会。”

“广志媳妇你一直都是贤惠人,自从你进门,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哪一个不羡慕,就是我都眼馋呢,可惜我们娘俩个没有缘分。”

“哈哈,宋奶奶您可不要再夸了,要不然我都要上天了。”

其他人也你一言我一语的插言,有东家长,也有李家短的,欢声笑语都把活干了,田间地头的孩子也聚在一起玩,宋清卓自小到大都是让其他孩子羡慕的对象。

堂哥堂弟一堆,自家亲哥又是一个妹控,加上长辈喜欢,吃穿在村里都是独一份,让人羡慕又嫉妒,没有什么人跟她亲密玩耍,没办法她一身干净的小花衣裳,连一块补丁都没有,让那些补丁落补丁的女孩子情以何堪,好在她也不在意,家里并不缺陪她的人,更加不稀罕别人的喜欢。

农村讲究多子多福,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即使国家提倡男女平等,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可是很少有人真正落实到实处,学杂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女孩子往往上一年级的时候,年龄都在十岁左右,后边还跟着弟弟,哪里有学习的心思,充其量就是弟弟们的保姆。

“英子,你看清妮子,娇娇气气的,哪里像我们村里的,分明是地主家的千金小姐,以后谁娶了谁遭罪。”

菜地里年纪最大的女孩,冯英,穿着蓝底白花的衣服,前襟上还有三四个大小不等的补丁,两个辫子毛毛躁躁的,干枯发黄的发质衬托着她的脸有些黑,脸蛋上长年累月没有抹过什么雪花膏,带着点土地干裂似得皲裂。

听到旁边的女孩子说话,拽了拽小妹想要吃嘴里的枯枝,漫不经心的对着另一边的玩伴,冯红说道:

“我又不娶她,她娇不娇气跟我关系不大,清妮子命好,会投胎,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孩子,哪里像我们家,五个女孩子,只有一个弟弟,势单力薄的,我呀,没有什么大志向,能认识两个字,将来找一家殷实的人家,过一辈子就行。”

冯红眼睛闪过一丝不屑,哼,就你的长相,能找到什么样的人家,要不是跟你在一起能彰显我的不一样,你以为我愿意理你啊,见话题没有引起共鸣,她也就不再说什么,还有弟弟需要照看呢,要是磕了碰了,回家别说奶奶了,就是自个妈也饶不了她。

再次抬头看了看安静乖巧坐在田埂上的宋清卓,尤其看到她屁股底下还有个制作精良的芦花垫子,心里更加愤愤不平,她怎么那么好命,乡下人累了哪里不能坐,偏偏她娇气的非要垫子。

宋清卓压根感觉不到那些女孩子的恶意,谁让她刚三岁呢,很多事情都并不明白,家里的堂哥,还有小侄子,围着自己打转,寂寞什么的都不存在,外人找不找她玩一点儿都不在意。

远远的看到自家一母同胞的哥哥,宋清源手里拿着水壶走过来,高兴的站起来摇摇晃晃的跑过去,看的他心惊胆战的,加快了步伐向着自家妹妹迅速移动过来,弯下腰一把抱住,恐怕她摔倒。

“卓儿,下次就在原地等着哥哥,不要这么莽撞的跑过来,摔了可疼了,知道吗?”

宋清卓眨了眨大眼睛,又可爱又萌气,让七岁男孩的心瞬间化成温水,亲了亲自家小妹,再次来到蒲团处让妹妹坐上去,打开军用水壶让妹妹一点一点的喝,动作轻柔,仿佛自家妹妹是瓷器,磕不得碰不得,看的周围的孩子又是一阵羡慕。

“奶奶,我带卓儿去河边玩了,五哥,六哥在钓鱼呢。”

宋家六个男丁过继给宋奶奶的嫡亲妹妹一个老四,宋爷爷的嫡亲哥哥一个老五,现在膝下只剩下四个儿子,每人又生了三胎男丁,宋清源排行老七,宋清卓跟排行老十的哥哥是双胞胎,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最小是老十二。

“嗯,去吧,照顾好你妹妹,不要靠近河水,掉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春水寒气重,即使你们都会洑水也不行。”

“知道了,奶奶,我跟卓儿就在大青石上看,不靠近河边的。”

“那就好,去吧。”

宋清源把妹妹拉起来,蒲团塞到斜跨的背包里,再把军用水壶背上,带着宋清卓飘然而去,宋奶奶站在那里看着,直到两人都看不到影子,这才继续挥动锄头劳动。

“宋奶奶,阿源一直都很听话懂事,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唉,就是太懂事了才让人心疼啊,老六在部队,老六媳妇跟着随军,身边带着小十,小十二,把他留在老家,我可是很怕有点什么事情,心里头没法向他们交代啊。”

“呵呵,您就是关心则乱,你家小五,小六可不是浪荡子,精明着呢,岂能护不住他们两个,放心吧,没事的,那些小子各个都是洑水的好手,估计村里的那些半大孩子都在呢。”

“也是,家里的几个野小子人缘可不是一般的好,不想了,广志媳妇,今年准备种点什么菜啊。”

“茄子我家广志爱吃,今年要多种点,宋奶奶,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几家合着种,岔开花样,这样呢,都能吃到不同的品种。”

“行啊,春梅,顺儿媳妇,你们看怎么样?”

几个妇女合拢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商谈着,很快达成协议,各自继续翻土,都是相处不错的邻居,平日里常来常往的,这点小事分歧不大。

村子的附近很多麦秸垛,平常用来烧火做饭用,高高低低的给村庄增添了几分情趣,宋清源路过的时候总是找几根出来,塞到包里,村里的孩子们都会编制手艺,麦秸秆是最好的材料,他怕等会儿自家妹妹无聊,做一些小玩意逗她开心。

冯河村村头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在此地拐了一个弯,冲刷出来一片芦苇荡,引来很多鸟类栖身,是村里的孩童最喜欢的地方,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在这里找到感兴趣的东西。

河边有一块巨大无比的大青石,谁也说不清楚那里来的,平日里在上面晾晒衣服很方便,宋清源带着妹妹来到上面,安顿好她,乐颠颠的跑下去跟自家堂哥打招呼。

宋小五,宋小六运气不错,水桶里已经有五六条的鱼,虽然也就五六两的重量,可是抵挡不住他们的热情似火,宋清源喜滋滋的回到大青石上,拿出麦秸秆上下翻飞,没多大功夫,一只金鱼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手里,引得宋小妹目不转睛的看着。

宋清卓乐呵呵的接过来,拿在手左右翻看,宋清源见到小妹没空搭理自己,他心痒难耐的离开大青石,河滩足够大,全村半数的半大小子都在这里钓鱼,当然他们这些男孩子不会领着自家小弟小妹,兴致上来可没有那个心情照顾他们。

河水虽然在这里打了个弯,可是流量并不弱,就是村里最厉害的洑水者,都不能到河道中央去浪荡,据老一辈的人讲,里面有一个老鳖精,之所以不主动祸害冯河村的孩子,是因为当年它还没有得道的时候,村里人给予了恩惠。

每年夏天发大水的时候,河水都没有漫过大青石,这也是它报恩的一种方式,千百年来双方都是这么相安无事的度过的,旧社会的时候每年春节还会组织献祭,解放以后国家禁制封建迷信,这才作罢。

“你在做什么?”

宋清卓回头一看,一个穿着得体的青年人,笑容满面的蹲在她身后,冯河村是一个大村,分两个大队,三岁的她还不能认识很多人,看到有人问,她也高兴的回答:

“这是哥哥编的金鱼,大哥哥,好看吗?”

青年人伸手接过来麦秸秆材质的小金鱼,手艺并不是很好,有些粗糙,不过整体看起来并不算难看,嗯,是一位好哥哥,抬头看向河边的那群孩童,发现有一个六七岁的孩子频频往这里看,心里明了,一定是小家伙的哥哥。

转过头看着眼前的软嫩可爱的小女孩子,白皙的肌肤,嫣红的小嘴,大大的眼睛扑闪扑闪的,十分的灵动,笑起来那个酒窝让人恨不得抱在怀里好好亲一亲,看看那个酒窝能不能让自己沉醉。

“呵呵,好看,嗯,你叫什么名字啊。”

“卓儿。”

“好名字,跟你很相配,小家伙,你看看这个是什么?”

宋清卓看到白皙的一双大手上,躺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玉石小鸟,但是并没有急着去拿,奶奶说过,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不能随随便便触摸。

“小鸟?真漂亮!”

青年人看到小丫头年纪虽然有些小,可是家教却很端正,脸上不由得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可人疼的小妮子,随手把玉石小鸟塞到她胖乎乎的小手里面。

“哥哥很喜欢你,送给你了,不要推辞哟,不然哥哥会伤心的。”

“嗯,谢谢哥哥,这条金鱼卓儿也送给你吧,礼尚往来啊,我哥哥说的。”

“哈哈,好,哥哥收下了,记住我叫敖泽哟。”

“嗯,敖哥哥。”

宋清源看了一会儿,觉得应该去陪伴妹妹了,她还太小离不开人,青年看到那个六七岁的孩子向这边走,伸手摸了摸低头玩小鸟的宋清卓的头发,柔软顺滑手感真好,跟来时一样悄然无息的离去。

“卓儿,你在干什么呢?”

“哥哥,你看,这是敖哥哥送我的玉石小鸟哟,好不好看,咦,敖哥哥呢,刚才还在这里呢,怎么不见了。”

宋清源听到这话,急忙站起来向着四周看去,不远处的村庄,四周的小路,杳无人烟,他心脏猛然一缩,对着妹妹勉强的笑了笑,示意让她自己玩,不死心的跑到最近的小路上,垫高了身子,可惜依旧什么也没有发现。

看看天色差不多要吃午饭了,他大声跟两位堂哥打了一声招呼,带着自家小妹悠悠荡荡的沿着小路回家,虽然两人的父亲并不在村里,可是分家的时候得到的宅基地还是有的,盖了三间大瓦房,简简单单的篱笆院,遗传了母亲爱干净的宋清源每天收拾的很整洁的。

一日三餐在爷爷奶奶家吃,只有晚上的时候才回到自己家里睡,他们家住在正中间,左右邻居都熟悉,平日里没少照应兄妹俩,门口挂着拥军的牌子,一般人也不敢招惹,宋家爷爷奶奶这才放心两人晚上回去住。

冯河村,刘庄的中间有一所乡村小学,宋清源六岁的时候就在哪里上学,如今已经二年级了,比起其他堂兄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让爷爷奶奶脸上有光。

回到自己家,先把水壶放下了,给妹妹换了外面的罩衣,上面沾染了一些灰尘,农村的孩子小小年纪都要下地干活,别看宋清源只有七岁,家里的活样样拿得起来,就是妹妹的洗洗涮涮他都承包了个彻底,从来不麻烦大伯母。

拿出梳子给妹妹重新扎了小辫子,熟练的把彩带做成蝴蝶结,这些东西都是平日走街串巷的货郎带过来的,用粮食换取看上的东西,极少用现金交易的,他给妹妹换了两条不同的颜色。

村里的房子规划的很好,整齐的一排排,大小都差不多,如果孩子多不够住,可以在自家院子里重新搭建,分家的时候村里会画出宅基地,成为单独的一家人,村里的事务就不能代表父母去参加,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都是另算的。

宋清源锁好房门,牵着妹妹的手去爷爷奶奶家吃饭,要走过一排房子,路上经过两个大水坑,初春的天气还有些凉意,一群群的鸭子在水坑里游来游去,好不自在,他蹲下了给自己妹妹拢了拢围巾,捏了捏她的鼻子,有些凉,忍不住的抱起来。

“卓儿,冷不冷?”

“不冷,哥哥,我重不重?”

“不重,卓儿要多吃点饭,你比去年收获的冬瓜都轻呢,看哥哥多轻松呀。”

“嗯,听哥哥的。”

也许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宋清源十分疼爱自个的妹妹,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事事都要操心,山墙下很多端着饭碗的邻居,凑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午餐。

“阿源,看你把你妹妹宠的,路都不会走了。”

“柱子叔,哪有什么关系,她还小需要人照顾呢。”

“呵呵,你看看全村上下,有一个算一个,哪个都比不上你妹妹,刚换的罩衣吧,农村的孩子,身上沾点泥土什么的,不算什么事儿,偏偏你总是那么讲究,整天都见你在河里洗呀涮呀,都不嫌累的慌,再说那要费多少肥皂啊。”

“柱子叔这就说错了,我妹妹的衣服压根不用肥皂,河水一泡一捶打干干净净的,没有像别人一样,吃饭糊的到处都是,非要用肥皂清洗不可呢,再说我妹穿的干干净净看着舒服,男孩子常干点活锻炼身体呢,你家孩子不都这样吗?可没有见你心疼过呢。”

找刺的冯柱子讪讪闭嘴,不在自找没趣,这个孩子别看只有七岁,只要谁说他妹妹一句不好的话,都会让他实打实的噎回去,护犊子的心比宋家老头老太不差什么。

宋清源也不浪费那个精神,转身进入胡同,推开第三家的院门,左边堆着玉米杆,院子里开垦出一小块土地,种植了几棵枣树,这个时候光秃秃的,连一片新叶子都找不到。

“爷爷,奶奶,大伯母,大伯父我们来了。”

大堂哥,三堂哥早就成家立业,分开单过,只剩下五堂哥还在家里单身,听过最近也在到处相看,这个都是大人的事情,兄妹两个也就听听热闹,起起哄什么的。

堂屋门推开,健壮的大伯母走出来,快步走过去接过宋清源手里的宋清卓,笑眯眯的亲了一口,分家之后没有那么多利益牵扯,几位伯母对兄妹二人多了那么点亲热,尤其是唯一的妮子,她乖巧的回应了一个湿湿的吻,惹得大伯母掏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塞过去。

“咱们家清妮子最可人疼,阿源,快进来。”

敞亮的堂屋摆着八仙桌,宋爷爷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并不像村里的那些老头子,端着大海碗蹲在外面吃饭,而是规规矩矩的在家里吃,让其他宋家人也习惯了如此的风格,外面胡天黑地说着八卦的人,找不到一个宋家人,无论老幼。

宋奶奶接过宋清卓,顺手扯过宋爷爷递过来的围嘴,那是几块鲜艳的布头拼接起来的,很是漂亮,一般都是给家里的小孩子用,免得吃饭到处都是弄脏了罩衣,只不过区别在于材质,家境好一点的料子也好,家境不好的,也就是旧衣服缝起来罢了。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吃了一顿饭,宋清卓被五堂哥,抱到爷爷奶奶的房间,里面有不少木匠手艺高超的爷爷制作的小玩意,都是一些边角料,没有什么使用价值,这才闲着没事做出来给自家孙女把玩,用砂纸细细打磨过,一点木刺都找不到。

宋清源在厨房帮助大伯母烧水,一家子的碗筷堆积不少,初春的天气还带着萧寒,宋家不缺玉米杆,自然也不吝啬用热水刷锅洗碗,在这里吃饭的他,很识情识趣的做一些不重要的活计,反正烧火这些技能农村四五岁的小孩子都很熟练。

宋清卓玩了一会儿,有些累,迷迷糊糊就躺下来,五堂哥轻轻的给她盖上被子,蹑手蹑脚的走出去,不吵不闹的小堂妹,他很喜欢,也愿意哄着吃,哄着玩,十六岁的他也算是大孩子,在县城上高中,最大的志向就是像自家小叔那样,保家卫国。

“清妮子睡了?小五,过来坐。”

宋爷爷吸着旱烟袋,漫不经心的说道,一边的宋奶奶正在做小花鞋,针线活一流的她,在上面草草几针勾勒出栩栩如生的蝴蝶,宋家大伯父也是一名木匠,人很随和本分。

“小兰姐姐,你来了,好几天没有看到你,还以为你出远门了呢。”

“呵呵,怎么会,我是躲避一个人,没有敢出来。”

“哦,是坏人吗?”

“也不算,就是本能的害怕,卓儿,你以后见到一个穿着青色衣服,很英俊的年轻人,你不要跟他玩。”

“为什么?什么是英俊?”

“呃,他是几千年的老鳖精,喜欢吃小孩子,你这么可爱,我不想你出事,至于英俊啊,就是长得很好看。”

“哦,那小兰姐姐,我今天遇到一个哟,他还给了我一个小鸟呢,你来看,就是这个,我很喜欢呢。”

冯兰心里哇凉哇凉的,已经遇到了啊,那该怎么办?她不过是孤魂野鬼,法力低微,抗衡不了啊,全村上下只有卓儿能看到她,陪她说说话,她不想再次孤单,想到这儿咬了咬嘴唇,忍着害怕去求一求吧,愿意任由他驱使,只请他高抬贵手放过卓儿。

宋清卓不是很明白的看着眼前的小兰姐姐,一会儿皱眉头,一会儿咬嘴唇,伸出白嫩嫩的手,轻轻的摸了摸她的嘴唇,冰凉冰凉的,没有一点温度,心里很不忍,掀开自己的暖暖和和的被窝,想要她钻进来捂一捂。

“卓儿乖,姐姐不冷,快盖上被子,就那点热乎气别都跑光了。”

冯兰不忍心告诉宋清卓,她摸到的只不过是空气,她是没有身体的鬼魂,小丫头看到她很伤心的样子,乖巧的把被子恢复原样,一脸担忧的看着冯兰。

“小兰姐姐,卓儿听你的话,以后不理他了,呃,把这个小鸟也还给他,你不要皱着眉头,不好看的,我还是喜欢那个会给我讲故事的你,哄我睡觉笑得很开心的你。”

冯兰在这一刻下定决心,哪怕灰飞烟灭都要保护卓儿,生前她不得亲人喜欢,把她卖给冯河村地主老财家做丫头,生生的被折磨而死,,草草的被掩埋在荒地,要不是人口增多,推平了坟墓划分宅基地,她还不会接触到人气,更不会遇到可爱的卓儿。

知道自己阴气重,极少当面接触宋清卓,就怕她承受不住生病,并不知道她的八字阳气十足,又大开着天眼,压根都不在乎她身上的那点阴气。

“嗯,卓儿,不是村里的人,呃,不对,不是认识的人,不要跟着走,要不然你以后都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别看解放很多年,可是依旧有那些缺德鬼,找一些眉清目秀的孩童,贩卖到深山当中去,谁让那些地方穷,不好找媳妇儿,只能花钱买呢,像宋清卓这样三岁多,什么也不知道的最合适,自小养大顺理成章的成为一家人,冯兰这也是未雨绸缪。

“也见不到小兰姐姐了吗?卓儿记住了,不跟别人走。”

“我们的卓儿是最听话的,过一阵柳树发芽给你编一个小花篮。”

“嗯。”

“看你还没有睡醒,继续吧,小兰姐姐就在这里陪着你。”

果然宋清卓的清醒并没有多久,眼睛又不听使唤的闭上,小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中午睡一觉是必须的,冯兰本来还想再坐一会儿,听到由远及近的脚步声,迅速的消失。

宋清源干完活,不放心自家妹妹,走进来躺在她身边,也闭上双眼陪着休憩,宋小五在厨房门口收拾钓上来的鱼,宋奶奶,宋大伯母坐在门口的太阳光下做着针线活,宋爷爷水井旁边磨着凿子,宋大伯也摆弄这他的工具,一家人和谐温馨。

正月十五还没有过去,家家户户除了偶尔去地里看一看,都在屋子里等待春暖花开,半大孩子可没有那么有耐性,三三两两找到要好的出门玩耍,几个堂哥的人缘很好,一大群人来家里找他。

冯河村分两个大队,中间隔着一条宽广的土路,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砖房伫立在正中间,那是村里有名的二赖子住的地方,偷鸡摸狗十分讨人嫌,老大不小了还没有一房媳妇,两个大队都不愿意要,就把他放在编外独立出来。

他家屋后有一处平坦的地方,村里的孩子们经常过去玩耍,男孩子不是摔老牛,就是玩方包,女孩子就是跳皮筋,玩沙包,大的带着小的,热闹非凡。

“阿源,还是你家妹妹乖巧听话,我也想要一个这么漂亮可爱的妹妹,要不我拿弟弟跟你换好不好。”

“我家卓儿是最好的妹妹,就你家弟弟,整天哭哭啼啼的,我才不要呢,还有鼻涕从来不擦干净,我都怀疑冻成冰柱子,多埋汰人啊。”

“哈哈,哈哈,不但你担心,我也担心呢,哎,阿源,你说到时候敲掉冰柱子,他的鼻子会不好少一块啊。”

“晓峰,你小声点,让你妈听到,非得把你屁股打成八瓣不可,老小都吃香的,你懂不懂。”

“吃过那么多次亏,不懂也懂了,每次那个家伙告状,我妈都不会饶了我,哦,对了,阿源,反正你妈你弟十五也不回来,不如我们去北舞渡看花灯吧,我可听说了,哪里的大戏可好听了,还有各种好吃的,哎呀,馋死我了。”

“你有钱吗?别到时候压岁钱都让你妈搜走了,你拿什么买吃的,就站在摊子跟前闻一闻味道吗?去的话一定跟堂哥后头,到时候你要是有钱就一起啊。”

“好啊,好啊,我今年一定把钱藏好,不让我妈找到,你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那行,如果你能去的话,就再借一辆自行车,我们两个一起,如果不能去的话,我坐堂哥的车就好。”

“嗯,行,阿源,我真羡慕你,看我们家,我成绩好我爸我妈也不会让我继续上初中的,我听他们私底下说,让我去学烧窑呢,谁让我是老大,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不早早出门挣钱,哪里能行?”

“晓峰,你不要泄气,还有好几年小学才毕业呢,说不定日子越过越好,将来你爸你妈有能力让你上学呢,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还是有文化好处多。”

“嗯,阿源,我听你的,不会放弃的,就是以后真不能上学,我也要坚持下去,如果自己都放弃了,那还有谁能看一眼。”

“晓峰,你能行的,又不是多笨,只要踏踏实实的学习,会有用处的。”

“呵呵,但愿吧。”

宋清源拿出干净的手帕,给自家妹妹擦嘴,爷爷从村东头种甘蔗的哪一家用粮食换了不少甘蔗,春节消耗掉不少,剩下的藏起来专门留给了宋清卓,出来的时候,五堂哥用刀给劈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让他拿着给妹妹吃。

“清妮子,给晓峰哥哥吃一口好不好?”

吃的满嘴都是碎渣的宋清卓,抬起头笑了笑,伸出胖乎乎白嫩嫩的小手递过去,宋清源瞪了他一眼,你多有出息吧,眼馋小孩子的零嘴。

“哈哈,越看清妮子越像汤圆,哎,阿源,真不能换吗?我太喜欢了,我可是第一次看到能从小孩子手里要到吃的呢,一点儿都不护食,乖啊,晓峰哥哥不吃,你吃吧。”

宋清卓也不客气直接塞回嘴里,使劲一咬甘甜的汁水出来,她用力的吸了吸,年纪太小还不懂得吃甘蔗的窍门,有一部分顺着嘴角流了出来,宋清源不厌其烦的继续用手帕擦了擦。

啵啵,正在玩耍的孩子们一致看向发出声音的地方,一位中年人推着自行车,后座放着一个大木头盒子,一只手扶着自行车,一只手摇晃着拨浪鼓,走四方的货郎,小孩子们游戏也不玩了,急急忙忙围上去。

走方货郎不能往前走,只得停稳自行车,打开他的货箱子,里面玲琅满足,针头线脑,花花绿绿的糖果,五颜六色的头绳,竟然还有几条鲜艳的绸缎。

后续精彩,请私信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