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
(重温聊斋系列篇《细柳》)
话说中原地区,有个读书人,他的女儿天生细腰,像柳枝儿一样,人们戏称她为细柳。于是,细柳就成了她的名字。
细柳读了不少看相的书,但从不多言,只不过有人上门求婚的时候,她必须隔着帘子悄悄观察男方的相貌。因为一直没有相中的人,故此细柳十九岁了,还没有定下亲事。十九岁在古时候已经是大龄未婚女了,父母忍不住埋怨细柳挑花了眼。
细柳叹口气说:“我本想挑一个如意郎君,看来命该如此,难以强求。以后听从父母之命,任意婚配罢了。”于是,父母做主,把她嫁给姓高的书生做了填房。婚后,两人感情很好。高书生前妻留下一个儿子,已经五岁了,小名叫做长福,细柳对他很好,他也非常依恋细柳这个后妈。
一年后,细柳生了个儿子,她给取名长怙,怙是依仗的意思。高书生问她为啥要取这样的名字?细柳说:“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他能长期留在身边。”
细柳不喜欢做针线活,却喜欢管理家产,对于田产、税赋都造册登记,事无巨细,都管理得很好,高书生就放心地把家事让她管理,自己一心一意地读书。
一天,高书生出门应酬去了,收税的官差突然来了。碍于礼节,家眷不能随便出来与陌生男子见面,细柳就派奴仆对官差说,男人不在家里,让他改天再来。可是,官差不走,细柳只得派奴仆把高书生叫回来,拿钱交税。
高书生开玩笑说:“细柳,你现在总算知道了吧,再聪明的女人,还不如一个蠢男人。”细柳很难过,这以后,她先把来年的税赋计算好,一次性交清,就再也没有出现这种尴尬局面了。而且她还把家里一年的开支,先预留下来,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
高书生很欣赏细柳,和她开玩笑,出了一副上联:“细柳何细哉:眉细、腰细、凌波细,且喜心思更细。”细柳对出下联:“高郎庄高矣:品高、志高、文字高,但愿寿数尤高。”
这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卖棺材的,车上有一副好棺材,细柳决定买下,可是手头上的钱不够,就找左邻右舍借钱,买了下来。高书生责怪她,现在根本用不上,这不是乱花钱吗?细柳也不辩解。
棺材放了一年多,附近的一户富人家里突然死了人,想出高价把棺材买下来,细柳死活不同意。高书生问她原因,她不说。再问,泪花在细柳眼眶里打转。高书生心疼细柳,只得不问了,由着她。
又过了一年,高书生已经二十五岁了。细柳忽然对他管得严了,不许他出门。如果有迫不得已的应酬,细柳也是不住地派奴仆三番五次催他回家。为此,朋友们都取笑高书生。
这一天,高书生在朋友家里喝了酒,身体忽然不舒服,就赶快骑马往家里赶,半路上掉下马背死了。此时正是酷暑季节,尸体放不长,还好细柳早就备下寿衣,棺材也是现成的,很快把丧礼办完了。村里人这才夸奖细柳料事如神,其实,细柳会看相,早看出高书生命短,故此早做准备。
长福启蒙晚,十岁才开始读书,可是父亲死后,他就开始逃学和放牛娃子一起玩耍。细柳又打又骂,都不管用,只得对他说:“穷人家养不起闲人,既然你不愿意读书,那就脱下好衣裳,和奴仆们一起干活。”就让长福穿着破烂的衣服去放猪,吃饭时,让他端着饭碗和奴仆们一起吃。
过了几天,长福吃不了苦,就跪下来恳求再去读书。细柳面朝墙壁不理他,长福只得拿着赶猪的鞭子,哭着出门,继续放猪。此时正是秋末,长福光着膀子,打着赤脚,被秋雨一淋,缩着头,活脱脱一个叫花子的模样。村里人看不下去,背后都说后娘的心毒,想不到细柳也是这样,原先硬是没有看出来。细柳听到风声,也不理会。
过了一段时间,长福实在受不了这个苦,逃走了。几个月后,他讨不到饭吃,又回来了,却不敢见细柳,央求隔壁的老太太帮忙说情。细柳说:“要回来可以,先打一百棍子。不然的话,还是走吧。”
长福哭着冲进屋里跪下,表示愿意挨打。细柳说:“你知道悔改,就不打了,还是去放猪吧。”长福哭着说,宁愿挨打,也不放猪,坚持要读书。细柳不同意。长福一个劲地哀求,隔壁老太太也帮忙说情,细柳才答应。
于是,长福和弟弟长怙一起读书。自此后,长福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发奋读书,三年后高中秀才。巡抚杨大人很欣赏长福的才气,收为门生,给了禀生的名额,官府供给粮食读书。
长怙头脑不灵光,不是读书的料,读了好几年的书,连名字也不会写。细柳只好让他务农。可是长怙怕累。细柳呵斥说:“不读书,又不想干活,那就是饿死鬼的命。”长怙只得带着奴仆们下地干活,一旦晚起,就被细柳责骂。有好吃的,细柳总是留给长福,长怙也不敢作声。
到了农闲的时候,细柳拿出一些钱,让长怙学习经商,贩卖一些农产品,补贴家用。可是,长怙跑到勾栏瓦肆里取乐,把钱花光了,回家谎称钱被偷了。细柳拿起棍子狠狠地教训长怙,要不是长福跪下求情,非被打死不可。这以后,长怙一出门,细柳就派人暗查他,长怙才不得不有所收敛。
但是,长怙的心是野的,听说洛阳是个花花世界,就谎称要去经商,想去游玩。细柳没有阻拦,拿出钱财给他做本钱。临走时,拿出一个银元宝说道:“这是你爷爷当初留下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拿出来用。娘也不指望你赚大钱,只要不亏本就好。”
到了洛阳,长怙一头扎进妓院里,反正身上还有一个银元宝压身,就可劲花钱。等到钱用完了,拿出银元宝一看,是假的。结果被妓院拿着假银告了官,长福嘴笨,又不善辩解,被毒打一顿,扔进了监狱里。可怜没有送饭人,长怙只得哀求囚犯们,讨一点吃的,苟延残喘。
长怙前脚刚离开家门,细柳紧跟着就叮嘱长福,二十天后去一趟洛阳,之所以先告诉他,是让他记住,以免她事多忘记了。长福问原因,细柳只顾掉泪,却不说。二十天后,长福提起洛阳之行,细柳才告诉原因。细柳说:“你弟弟荒唐放荡,和你当初逃学一样,我只能让他讨个教训。当初要不是我背负毒狠的骂名,你怎么又会有今天?为娘的苦心,你们怎么会懂?”
细柳让长福去洛阳搭救长怙。长福到了洛阳探监,兄弟俩抱头痛哭。此时,长怙已经关进牢里三天了。县令听闻过长福的大名,官场上都知道长福备受杨巡抚的器重。于是,县令给了长福面子,把长怙放了。
长怙回到家里,用膝盖跪着走路,大哭着乞求母亲原谅。
自此后,长怙改了心性,勤勤恳恳做事。后来又去做生意,细柳借贷了一大笔钱给他做本钱,半年内就赚了一半的利钱。这一年的秋天,长福高中举人。三年后,又高中进士。此时,长怙经商,也赚了上万两银子。
后来,淄川县有个客居洛阳的人,回来后,说他见过细柳,很能干的一个女人,并且讲了细柳教育儿子的故事。蒲松龄听说后,记载了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