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轩作文:我最喜欢干的坏事:就是把自己的用被子裹起来上,然后在我爸爸妈妈的床上滚来滚去,最后把他们床滚得一团糟,床单皱成了一团,枕头被我滚下去砸到了我家的小兔子,被子被我踹到了地上。玩耍之后,我会把爸爸妈妈的被子捡起来叠好,把床单铺好,再把枕头放到床上。1我就是想干坏事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开始了一段时间了,我发现家里的这位小孩越来越喜欢听课了,每天晚上都是主动要求听老师的课程,并且在每周的休息时间和法定假期要停课时,轩轩就会情绪低落,因为没有新课听,所以很不高兴,这时就会主动翻出之前的课程来反复听,其中一节关于讲泽木耕太郎的绘本《我就是想干坏事》的课程,已经被轩轩拿出来反复听了好多遍了,每次听还都是津津有味。这让我想起了轩轩在那次课后提交的作业,那才是一个孩子的心声。我怀着一颗好奇心问轩轩,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呢?轩轩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喜欢。”我继续问道:“那么你心目中最想干的坏事儿又是什么呢?”轩轩说:“我就想在屋子里跑来跑去,然后在你们的床上滚来滚去,然后将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将我的乐高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当我听着轩轩很兴奋地在说这事情时,不禁有些惭愧了,他们渴望发泄,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玩耍,很显然这和我们对他们的要求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从小就告诉他们:玩具要收好,衣服不能乱扔,书桌上要井井有条.......怪不得这么多年的说教总是不见成效,原来是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家长的要求又很难执行,这分明是互相矛盾的双方在彼此较量嘛。这本《我就是想干坏事》是属于儿童文学中的顽童母题,不要看小男孩那么疯狂的把家里搞成了一团糟,但是他充分的发泄完之后,还是将家中的物件全部规整整齐,让家里恢复了井然有序的场景。而开始的干坏事也只是一个发泄情绪的方法而已,不要真的担心孩子因此而变坏,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带有自我修正的本质,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做坏孩子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被充分释放过天性,又怎么会有充分的自信做自己,那么在今后又该如何顺利地完成自我的成长呢?如果我们细细回想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那些在我们眼中不听话的行为其实只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而我们因为已经过来那个年龄段,于是习惯用成人世界里的既定规则来规划孩子们的生活,这才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了家庭中的亲子矛盾之中。借海桑的一首小诗共勉:一个小小孩海桑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衣帽整齐,如果他规规矩矩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如果他一开口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见再见你好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这又有什么意义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而不是朽坏下去2宽容一些又何妨?还有本多娃的一首小小诗一起拿来分享:小约卡学干针线活---[前捷克斯洛伐克]本多娃小约卡找到了针和线,她缝了些什么?你马上会瞧见。先是爸爸生气又吃惊:“我的上衣怎么穿不进?!”接着妈妈翻来覆去地瞧:“我的帽子怎么戴不了?”爷爷嚷着:“不像话!谁把我和躺椅缝在一起啦!”姑姑穿不进裙,叔叔穿不进裤和袜。小约卡笑得乐开了花,“瞧,咱家连一个窟窿也没有啦!”前几天轩轩的小伙伴儿来我家做客,餐桌上,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各种段子和玩笑层出不穷,连在一旁的我也那么清晰地感受到了她们的快乐。此时的他俩已经完全不在意餐桌上吃的什么,而是在享受这段与小伙伴在一起的欢乐的时光。虽然我也知道照这个情形下去,晚饭不知道要持续多长时间,可是实在不忍心打断她们的快乐。而在一旁的爷爷奶奶却不停地提示他们,这是吃饭时间,应该怎样怎样,不应该怎样怎样.......我因为有了前两天的反思,学会了换位思考,也尝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重新看待问题,所以并没有在言语上进行批评和阻止他们俩。很显然爷爷奶奶的话语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两个人依旧说说笑笑的把晚安吃完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能每天都能拥有这样的快乐,所以即便是你磨破了嘴皮子,他们仍然会我行我素,既然是这样,只是吃饭时间稍微长一点,但一顿饭也并不会影响到他们长身体,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为什么不留一分美好给他们呢?我想大猫老师的绘本课之所以受孩子喜欢,就是因为她教会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讲故事,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虽然这可能会与我们成人世界的标准相距甚远,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确实最能打动人的情节。虽然是孩子的作文课,却也让我从很多侧面更深的了解了孩子的世界,孩子的世界里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丰富,也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毫无逻辑,只是我们缺乏耐心观察,又缺乏换位思考,这才让亲子关系一点点恶化,孩子也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其实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只是在成为自己。就让我们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来看待孩子和他们的世界,并用一颗宽容的心来理解他们吧。最近更文有些小懒惰,忙,没时间,只是一些客观理由,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坚持更文。当我们越来越发掘身边有好多话题可写的时候,同时也发现自己的观点和文字也匮乏起来。忽然意识到只有自身的持续学习才能让文思不断,于是最近在学习正面管教和心理学的知识,虽然每天大脑在学习中不断被新的知识和论点冲击,每天都有诸多感慨,想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可是话到笔端却无处下笔,不能将所学所得进行转化和输出。究其根本,还是不够勤奋,努力让自己随时随地记录观点,即使做不到特别系统的文字输出,也要坚持每天一个论点的详细阐述,相信只有足够数量的输出,才能熟能生巧,做到下笔如有神,激励自己,加油究其根本!—END—作者:晓晓,一从一个文艺清新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十岁顽童的辣妈。喜欢读书,爱好写作,一直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坚持了十年的亲子阅读和陪伴,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成长,一起成就最好的他和最美的自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