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农民常说会忌针,是什么意思看

正月里,农民常说会“忌针”,是什么意思?看完就知道了!农民常说的很多老话,多是生活中经验的总结,例如时常会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等等,都是源自生活,这“忌针”又是何意?是生活中哪方面的体现呢?这其实得从过年的习俗说起。今天已经离元宵节不远了,年味过了初七,基本上就已经淡了下来,下一个年味,还有三百四十多天,不过一些风俗习惯倒是还挺坚挺,这忌针就是过年习俗中的一件事。忌针意思就是妇女不能做针线活,说的就是,动针得过了正月才可以,为什么这么说呢?名义上是图一个好运,实际也是来自生活,命里说,这正月动针,属利器,容易破坏一个人的财运,只能正月后才可以,也有的地方说是初五后,因为初五后俗称破五,影响财运这种说法就是图个好听,如果针属利器不能动,那切菜用的家伙事也不能动了,岂不是正月就得挨饿?我看你吃什么。事实上,这不动针线活主要是想让家里的妇女过年期间休息一下,是对家里妇女劳动的一种认可。忙碌了一年,过年还不休又等到何时?况且过年准备家人吃喝可不是简单的事,最累的就是动针的人,确实需要休息。在咱们这的村里,没有出元宵就还没有过完年,所以正月初一往后,每天都有不同的习俗,越靠近年,越讲究,体现出了人们对年的重视,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农村比较有意思的老话吧一、正月不理头,理头要思旧,这句话的由来应该是思旧而不是针对舅舅,讲的是清朝时期的剃头令,要求中原人士按规定剪头发,为了表达对前明的思念,私下默认正月不剃头,后来就成了和舅舅说不清道不明了。二、元宵不出门,这话可能有些局限在咱们那小山区,不过倒也越来越符合大部分农村现在的情况,意思是没过元宵不出门打工,也难怪有用工荒了,元宵都还没出来找事做,能不荒吗?三、初一至十五每天的习俗:初一、不扫门前红炮仗,鞭炮碎片象征红红火火,不能扫走。初二、迎婿日,就是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初三、烧门神纸,这天一般不出门拜年,说是容易引起口舌之争。初四、接灶王爷,上天复命的灶王爷这天回来了。初五、接财神,俗称破五,这天开始开市做生意,也叫迎财神。初六、送穷日,这天就得把家里过年积攒下来的垃圾清理掉,俗称把穷送走。初七、“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这天称为人日,是不可以教训小孩子的。初八、谷日,和初七人日对应,这天天气好,出太阳,则意味着来年五谷丰登。初九、最高神的诞辰,人们习惯对着上天祈福,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习俗了。初十、祭石日,这天是石头的生日,在这天不可以动石头。十一、子婿日,这天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一般会准备好好酒好菜,不过今天,大多数女婿没过完初七就进城了。十二、正月十二搭灯棚,这元宵将近,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了,大家不妨看下,你们那是不是这天搭灯棚。十三、吃汤圆,然后试着点元宵要用的灯,也是为元宵做准备。十四、正月十四除了接着试花灯外,还要向临水娘娘祈福,希望家里的妇女和孩子能健康。十五、元宵佳节,赏花灯,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和上元节,之所以要过元宵节,是因为这一天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