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挂号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kioiaza/
坠儿是真的挺不堪的——虽然未必真的“拈不得针,拿不动线”。
说实话,刚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还愣了一下,因为把“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和“横针不拈,竖线不动”混淆了。而后者,你还记得吗?是袭人评价晴雯的话。
有没有意思?别人对晴雯的评价,和晴雯对坠儿的评价,居然如此类似?但是你真的相信晴雯和坠儿是相似的人吗?别逗了。
很可能,“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和“横针不拈,竖线不动”,就是当时骂女孩子的通用语,就好像今天批评小孩子,最常用的一句就是“不好好学习”。学无止境,再上进的孩子也不可能门门一百分吧?“不好好学习”放到每个孩子身上,大致都是适用的。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批评成年人“不好好学习”?难道成年人就十全十美了?当然不是。只不过成年人的任务,有的负责貌美如花,有的负责赚钱养家,有的忙着钩心斗角,有的勇于出人头地,“学习”不再是他们的通用任务,如此而已。
把这个道理移植到《红楼梦》里,也是适用的。即使是那样的大家庭里,富贵如湘云,娇弱如黛玉,自律如宝钗,都不免要做针线活的。丫鬟们就更不用说了,连那些从小与父母家人分离的小戏子,一旦被遣散,“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着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来”,也会自觉地学习针线。
由此看来,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之于针线,就像现在的小孩子之于学习一样,是通用的任务。“不好好学习”的批评可以适用于今天的大部分孩子,“拈不得针,拿不动线”或“横针不拈,竖线不动”也就可以适用于古代的大部分女孩子了。
所以,再看晴雯对坠儿的评价“拈不得针,拿不动线”,你还会纠结她是否真的如此不堪吗?
坠儿的不堪,在于对她的直接描写,而不在于晴雯的评价。她曾替小红和贾芸传递信物,属于“引奸”行为;她又曾偷过平儿的虾须镯,“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云了”,属于“引盗”行为。只看这两件事,就是绝对不见容于大观园的。
晴雯只知道后一件事,并不知道“引奸”。她也没有替大观园肃清纪律的责任。她只关心宝玉。“引盗”给宝玉打了脸,她容不得宝玉房里有一个小偷存在。
但是,她又不能明白说出盗窃的事,因为一旦挑明了,一样会损害宝玉的名誉。
于是,她就借用了“拈不得针,拿不动线”这种最通俗、适用性最广、也最没有准确性针对性的罪名,来批评坠儿了。
因为她给的罪名如此含糊,所以无法服人,这才引出坠儿娘的一场口角。
表面看来,坠儿娘地位太低,根本无力与晴雯抗衡,而且被麝月斥退了。但是到后文,“本处有人和园中不睦的,也就随机趁便下了些话”的“有人”,“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的“有人”,以及高兴“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一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的婆子们,是否其中也包括了坠儿娘?
也许有,也许没有。反正晴雯“使力不使心”,不知道暗中得罪了多少人,也无所谓多她一个、少她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