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讲话时“忘词”“语塞”的现象,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事件,尤其你越是想表达好它的时候,越容易紧张语塞。那么对于讲话前的稿件记忆,你是否有自己实用的小秘诀?01、图像记忆法所谓图像记忆,就是把文字和数字转化成右脑能够识别的图像形式,来深入强化记忆。比如,在脱稿讲话时,讲话者可以把讲话内容划分为若干版块,然后把每个板块的大概意思用图画出来,并把演讲稿的提纲结合图联系起来,按照顺序标好序号,然后将图画连成线。当你甩掉稿子开始讲话时,你画出的图片就会有条不紊地转译成文字,使你畅所欲言、慷慨激昂。02、连锁记忆法所谓连锁记忆法,即把需要记住的事物转化为自己熟悉的东西,然后用联想的方法把这些不相关的事物串联起来。连锁记忆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一相连、环环相扣,通过连锁记忆把5种、10种、20种,甚至数百种不同的事物巧妙地连接起来。比如,在脱稿讲话时,你需要记住飞机、屋顶、纸箱、铁环、水桶这5个词,如果运用常规的记忆法来记,肯定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你学会了连锁记忆法,则很容易记住这些词汇。其具体方法是,可以把这些词连接成具有连锁结构的句子:飞机落在了屋顶上;屋顶上放满了纸箱;打开纸箱里面都是铁环;铁环上挂着一个水桶。通过这样的组合连句之后,这些词汇不再零碎分散,从而也就方便记忆了。03、意义记忆法意义记忆法建立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即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记忆的方法。比如背古诗就是先懂得了诗意再进行背诵的。比如,你在讲话时需要用到《游子吟》这首诗。诗的全文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于是古文,加上时间紧急,无论如何都背不会,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诗的意义,想象出如此一种情景: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如果你明白了这首诗的意义,相信很快就可以记住了。04、间歇记忆法所谓间歇记忆法,即在大量记忆某些事物或内容时,不要一口气记完,而是要进行时间上的停顿,通过几个阶段来完成记忆。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在重复记忆的间歇过程中,其潜意识思维非常活跃,它能使我们的联想更丰富、稳定,因此在记忆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使我们的想象力更丰富,记忆更牢固。05、联想记忆法如果你想回忆某件事,可以先回忆与之有关的某些场景、人物、事件等,这些都有助于你想起已经遗忘的东西,这就是联想记忆法。比如,某次讲话的主题是“我的童年”,当看到这个标题时,你或许会想,我的童年很平凡、很普通,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然而,如果这个时候,你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的童年是在哪里度过的呢?我童年的伙伴们有哪些?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当你能够从一个点联想到另一个点时,你的演讲内容也就酝酿出来了,自然也就有话可说。06、让结构记忆法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而我们要想更好地记住某件事物,就一定要了解清楚它的整体结构。这对整体记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在脱稿讲话中,虽然其讲话主题不同,但从题材上来划分,大部分的讲话稿都属于议论的范畴,无论形式上如何变化,但整体结构始终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板块。演讲时,只要你的脑海中组建好这三大结构,也就牢牢地记住了讲话的主题内容。07、情感记忆法情感记忆法,顾名思义,就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记忆者就像演员一样使自己进入某种角色,然后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讲话内容的喜怒哀乐之中,在该笑的时候面带微笑,在该伤心的时候痛哭流涕,在该愤怒的时候怒气冲天。总之,只要讲话者真正把感情融入到讲话的氛围之中,就很容易记住讲话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