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针线 >> 针线用途 >> 故事踏实的幸福

故事踏实的幸福

本文原创首发:木子叔说故事,各大公众平台均有同名账号;

作者:木子叔,三观正、接地气的宝藏情感故事创作者。

声明:原创不易,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01

结婚第二天,翠翠老公兴庆就和同村的后生去广东打工了,走的时候还不到8点。

翠翠是被送行的鞭炮声吵醒的,她赶紧起床穿好衣服,顾不上梳洗打扮就冲出门来。此时,门口正停着一辆拖拉机,小小的车厢里蹲着不下十个人。

翠翠还在找兴庆的身影,兴庆先看到了她。他起身跳下车,走到翠翠身边。

想到以后就要分隔两地,翠翠不由得鼻子一酸。她嗔怪道:“为什么不叫醒我呢?下次见面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本来是撒娇的一句话,说出来后,翠翠差点掉泪。

兴庆伸手抱住翠翠,解释道:“总归要出去,我也是不想让你难受。”翠翠没有回答,反手把兴庆抱得更紧。

司机也不催促,反正只要在8点之前出发,就能在县城吃上中午饭。

周围来送行的人不少,送老公的、送儿子的。这些大妈大婶和小媳妇们倒是在一旁有说有笑,丝毫看不出来离别的愁怅。

看到翠翠和兴庆抱在一起,有人拿她们打趣:“要是舍不得,干脆一起去算了。”马上又有人接道:“可不敢跟着去,不然兴庆腿软了干不了活。”话音一落,大妈大婶们都笑起来,小媳妇们则憋红了脸。

这些人基本都是兴庆这边的亲朋好友,有本地的,也有外地过来参加婚礼的。翠翠娘家也来了很多人,不过婚礼当天都各自回家了。特别是翠翠爸,吃完酒席就拉着翠翠妈走了,千留万留都没留住。

翠翠知道他心里有气。当初有好几个人追求翠翠,其中一个是翠翠爸老朋友的儿子,翠翠爸一直想要撮合她俩。这人个子高,生得俊秀,家境也殷实,可惜千好万好只有一样不好——翠翠不喜欢。

翠翠知道爸爸的心思,既希望自己以后过得好,也希望跟老朋友亲上加亲,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她也没办法勉强自己,更何况她当时已经跟兴庆好上了。

平心而论,兴庆家情况确实差一些,但翠翠认定的人,绝不会轻易放弃。翠翠爸当然是反对的,他甚至老泪纵横地哀求翠翠多为以后的日子考虑,翠翠没有妥协。

一次争吵后,翠翠不顾她爸的阻拦,毅然搬到了兴庆家里。

02

结婚后,爱情的浪漫因为兴庆的离开戛然而止,生活的平淡却一拥而上。

兴庆去了广东,家里就剩翠翠和兴庆妈。兴庆爸走得早,兴庆妈一个人把兴庆拉扯大。早些年兴庆妈还下地干活,从去年风湿加重后,就只能歇着,做些轻便的活。

兴庆妈起得早,闲不下来。每天早上翠翠起床时,早饭都已经做好了。兴庆妈既不催她起床,也不使唤她干活。

这么过了几天,翠翠不好意思,就早早地起来做饭,平时也留心做家务,兴庆妈从不说啥。总之,婆媳之间算是恭敬友善,相处愉快。

日子实在是无聊,翠翠每日就是在家清坐,偶尔去地里打理小菜。

她只好又拿出当姑娘时常做的针线活来打发时间。一天,她正在家里纳着鞋底,听到有人在外面叫她名字。她放下针线出去一看,是小学同学巧梅。

“巧梅!是你!”翠翠很是惊喜,巧梅是她上学时很要好的一个朋友,不过二年级的时候巧梅就辍学回家了。两个人的村子隔着一座大山,慢慢的联系就少了。

“翠翠!”巧梅上来拉着她的双手,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听人说隔壁村有个翠翠嫁过来了,我就猜是你,没想到还真让我猜着了。你说你嫁过来那么久了也不去看我!”

两个人在门口聊了几句,翠翠才知道巧梅也嫁到这个村子。翠翠邀请巧梅进去坐一会,巧梅说家里忙就不坐了,还邀请翠翠去她家做客。

第二天,翠翠吃过早饭,把衣裤洗完晾晒好,跟兴庆妈招呼了一声,就去找巧梅了。

到巧梅家,没看见巧梅,巧梅婆婆招呼她坐下,一边洗猪草一边陪她聊。约莫几分钟后,巧梅挑着一担红薯回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女娃,怀里抱着的猪草比自己还高。

巧梅看见翠翠,连忙把猪食交给婆婆,过来跟翠翠说话。女娃很乖巧地过来叫了句阿姨。两人没聊上几句,巧梅又忙活去了。

翠翠看着巧梅婆媳两人喂猪喂牛,忙上忙下,心想自家也可以把猪、牛养起来,既挣点钱,也打发时间。把这个想法跟巧梅一说,巧梅当即表示支持。

巧梅又问了一句:河对面你家还有块荒了的地,要不也种上?

翠翠没想那么多,她挠了挠头道:不行不行,我都没怎么下过地。以前地里的活都是我爸管着,我妈都不会,更别提我了。

巧梅也没多说,转而和翠翠商量起买猪买牛的事情。

回到家,翠翠郑重地收起了从娘家带过来的针线,然后打破了存放好些年的储钱罐。

03

第二天,刚好是赶集日。翠翠和巧梅天不亮就起床,随便将就了点吃的,往镇上走去。路程虽然远,但两个人路上说着话,一点也不觉得累。巧梅说起猪牛来,简直头头是道。

到了集市上,只见一笼笼的猪仔排好了放着,后面站着它们的主人。这时,巧梅就像检阅士兵的将军一样,目光在猪仔之间逡巡。翠翠则像一个忠实的卫兵跟在后面。

巧梅一边看猪仔,一边给巧梅解释:这头猪嘴巴太长,肯定吃相不好,还不长膘。那头猪毛深光暗,前后腿又短又粗,吃得多还难喂大。翠翠仔细听、认真看,时不时点点头,像个听讲的学生一样。

就这样,猪牛都挑选好了,两个人一个背着猪,一个赶着牛原路返回。

迎来了新房客之后,猪圈和牛圈顿时热闹起来,牲畜粪便的气息也令人喜悦。尽管比以前忙比以前累,但翠翠感觉整个家鲜活了不少,自己也越来越像一个女主人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猪牛茁壮成长,翠翠对兴庆的思念也在疯长,她很想去广东看看兴庆,却因为高昂的车费发愁。

正在翠翠纠结的时候,兴庆却回来了。那天,她正在菜地浇水,一个路过的婶子说他看见兴庆回家了。她匆忙割上几把,背着飞也似往家里跑。

路上,翠翠满是喜悦的内心又有一丝担忧:一般出去打工都是逢年过节才回来,现在出去不到两个月,也不是什么节日,不太正常。

快到家时,翠翠碰上了来寻她的兴庆。兴庆的头发乱得像恣意生长的杂草,脸上写满了疲惫,他的衣服还是出去时穿的那件,只不过从白色变成了灰白,还破了几个洞。

翠翠心疼极了,她冲上去抱住兴庆,不住地抚摸他的头。

原来,确实是有人出事了,但不是兴庆,而是同村的另一个人。那个人从脚手架上掉下去,当场摔断了腿。兴庆自告奋勇送他回家,也趁这个机会见见翠翠,一解相思之苦。

翠翠心里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同时又为同村人的遭遇感到难过。

她红着眼睛问兴庆外面的活累不累。兴庆笑着说不累,说用工紧俏、工资涨了不少,年底回家就能把房子翻修一下了。他伸手给翠翠擦泪,手上的老茧把翠翠的脸刮得生疼。

那一瞬间,翠翠决计要把荒了的地都种上庄稼。第二天,兴庆就回广东去了,工头只批了他这么点假。

翠翠送他送到集市上,回来时,买了一张崭新的桦木犁。

04

很快,翠翠出嫁后的 个春天到了。过去当姑娘时,每逢春天她都跟村子里的玩伴一起放风筝,采山花,挑野菜。如今,她要像父亲一样,把田里的一切都张罗起来。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犁田。

巧梅告诉翠翠,她家新买那头牛已经可以犁田了,但是在犁之前还得教它。翠翠有点那为情地问了一声:我还以为牛长大就会犁田呢?我自己都不会,怎么教它?

巧梅笑得前仰后合,她拍着胸脯说:“交给我吧!”

教牛那天,翠翠扛着犁出门,感觉整个人都被它压得歪向了一边,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重”。倒是牛走得很轻快,耳朵一扇一扇,尾巴悠闲地甩来甩去。

翠翠赶到地里时,巧梅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她先跟翠翠简单说了一下犁地各环节的要点,然后就开始上手演示,翠翠在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

只见巧梅先把牛拉倒犁头边,把枷往牛脖子上套去,然后把犁铧插进地里,嘴里吆喝着指挥牛往前走。

或许是犁插得比较浅,牛拉着犁蹄下生风,巧梅使劲跟上,一边喊着“娃”,一边用竹条抽打牛。这牛哪里听得懂,被抽得痛了,反而跑得更快,左右乱拐。

翠翠在一边看着,一会儿心惊肉跳,一会儿又跃跃欲试。

巧梅训了几圈下来,轮到翠翠上手。这时候,牛已经有点焉,但也稍微能听懂一些口令了。翠翠训了一道,感觉大致会了,加上心疼牛,想让它歇歇,就和巧梅收工回家了,明天再来。

第二天,翠翠一个人教牛犁田去了。她回想着昨天巧梅教牛犁田的情景,主要步骤和细节、技巧都还记得,一步步照着做。

但牛似乎把昨天学的全忘了,它像 次下地一样,对什么都很新鲜,愣头愣脑,撅着尾巴,拉着犁突突地跑。

翠翠在后面提着犁使劲追,一不小心在犁铧上绊了一下,摔在地上。牛拉着空犁,跑得格外欢脱,连枷也掉落下来。

翠翠正要爬起来,抬头见一双手伸了过来,她抓住这双手,借力站起来。

这人身材消瘦,还戴着眼镜,给人一种斯斯文文的感觉。一双比常人都大的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

翠翠知道这个人,十里八乡独一份的大学生村官。以前远远看见过,靠这么近还是 次,都能闻到一股香香的洗头膏味道。

翠翠心里闪过一丝异样的感觉,沉睡了几个月的身体好像苏醒了过来。

村官把翠翠的牛找了回来,给她演示了一遍犁田的步骤,动作熟稔,一气呵成。他把犁交到翠翠手里,说要是还不会,他明天可以再来。

看着眼前这个清秀而又有活力的男人,翠翠神使鬼差地答应了,让她自己也感到惊讶——如要找人教,为什么不找巧梅呢?

晚上,翠翠带着对明天的期待入睡,可梦见的却是兴庆。梦里面,兴庆在高高的云上面干活,一阵风把云吹散,兴庆就往下掉,他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在空中呼呼作响。

翠翠从梦中惊醒,下半宿都没合眼。第二天,她约上巧梅,扛着犁、赶着牛去了地里。大学生村官果然等在了那里。

翠翠首先感谢了村官,然后说怕耽误他的工作,自己另外请了个人教自己,就不麻烦他了。

村官叮嘱了一句注意安全,离开了。

05

立春过后,春水发起来,翠翠像个老农一样,扛着犁、赶着牛,下到地里去了。

嫁过来的新媳妇竟然会犁田了,这可真的是个大新闻。虽然村子里留守的大妈大婶和小媳妇都不少,但会犁田的却不多,大家都是托人帮忙,或者付工钱请人干。

兴的,除了翠翠自己,就数巧梅了。她跟翠翠说,只要会犁田,地里的事情就没有干不了的,咱农村人在地里讨生活,地不荒,日子就能过。

她还逢人就讲翠翠三天就把牛教会了,比自己当初还厉害呢。听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要知道巧梅可是远近闻名的巧媳妇,竟然有人比她还厉害?

这个消息翻山越岭,传到了翠翠爸的耳朵里。翠翠爸当即带着翠翠妈过来了一趟,还捎带了两副崭新的农具。他把自己几十年下地干活的经验说给翠翠听,后者翻箱倒柜找到一本兴庆小时候用过的练习册来做笔记。

翠翠爸的农活课持续了整整三天,为此翠翠爸和翠翠妈在这里睡了两晚。要知道,翠翠结婚那天,他们也没有留在这里过夜。

这个不善言辞的父亲,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做着对女儿好的事。看着这一幕,翠翠妈偷偷抹泪。

几个月后的一天,翠翠收到了兴庆的来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即将回乡的欣喜。兴庆说,工地里的活差不多干完了,他们要提前回家。

在信里,兴庆还算了一笔账,说除了吃穿用度,攒下的钱估计不够翻修房子。

翠翠提起笔来写回信。她让兴庆不要担心,等他回来差不多能赶上割稻子,嚼用这一块能少支出一些。

而且,她喂的猪,肚子已经大到走不动路——要下崽了!而且看样子能下不少,到时候卖了钱,修房子的钱肯定够了!

不满一页的信,翠翠花了一小半的篇幅来说这头母猪。是啊,翠翠怎么能不骄傲?这就是一个农家人的荣耀啊!

写完,翠翠躺在床上反复读了几遍。

此时,翠翠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课本里说的“幸福”,踏实的幸福——她操持好了这个家,维护了丈夫的荣誉,获得了父亲的认可,未来充满了希望。

生活真是美好啊!翠翠在心里感慨。

(完)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