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于是我的了,想跑都跑不掉了

我和老婆结婚的时候,我连相亲都没经历过,直到现在我有时候还跟老婆说:这辈子都没相过亲,不知道啥感觉啊?颇为遗憾。

老婆每次听我这么说,就回我一句话:要不咱们重新来一次,让你体验体验相亲的滋味。一听这话,我就秒怂,重新来一次?现在结婚跟扫荡似的。

年,冬。我的婚事被叔伯们提上了日程。

我和老婆是自由恋爱,跟她说了之后,便找人上门提亲了。岳父岳母一开始是反对的,因为觉着比较远,但是我老婆愿意,我们便定了亲。

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分为“小定”和“大定”,“小定”要给老婆一千一,意思为千里挑一;“大定”则是要给彩礼。我和老婆定亲的时候没有这样,我们直接就“大定”的时候,囊括了“小定”。

定亲,我们村子里边都是上午,下午呢就是给新人出去逛街啊什么的增进感情的机会。

我们定亲的头天就买好了喜烟,喜糖。定亲那天去的时候,我也没跟老婆打电话,谁知老婆那边是下午,我们一家子好几辆车到的时候,老婆还没起床呢。岳父跟那些叔伯们说的也是下午,一时间搞的很是尴尬。不过岳父岳母也是明事理的人,说了一下我们村的规矩,也就释怀了。

定亲的时候,所有的女眷都在另一个屋里,商量我们需要买的东西,别人有的咱也得有,但是如果家里有的也不必非得买新的。我坐在这个屋子,烟不敢多抽,话不敢多说,心里紧张的如坐针毡。

定完亲之后,家里找人给挑了个良辰吉日,叫做“择日”。当时,我们那日子——腊月十六,结婚的人真的是多,貌似所有年底结婚的都在那一天。

我们结婚那时候还不兴买车买房,家里有房就行。至于交通工具,那时候最流行的就是五羊本田的脚踏摩托车,我们买的时候元。流行“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我老婆还挺知道省钱,她不戴耳环就没买,项链买了个铂金的,就戒指是个金的。不过,她除了给我买了一身西装,其他啥也没给我买。

我们的家电其实买的也很少,就买了一台海尔液晶电视,一台海尔的挂式空调,冰箱、洗衣机家里都有,所以就没买。家具倒是买的全是新的,床、沙发、衣柜、电视柜、梳妆台等等。老婆那边也给陪送了一套衣柜,一套沙发,还有一辆电动车,这在当时也算陪送的相当不错了。

农历的十一月,我们去县城当时最好的一家婚纱摄影店拍了我们的结婚照。那时候我们还时兴床头照、万年历、相册什么的,一套下来,一大堆。

我们这谁家结婚,都会在农历月初二的早上,制做喜被,我们家做了10条,老婆娘家做了10条。其中有一条红色的喜被分别在四个角要装填红枣、花生、花籽、苹果。寓意早生贵子的意思。

那时候,老婆家里送亲的人数达到了人左右,他们村总共也就才人左右,没办法,老婆的娘家在村里是大姓。找了二十多辆小轿车,还租了两辆大巴车。

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就等着婚期的到来了。

结婚的头两天,家里就开始忙了起来。租赁桌椅板凳,找炒菜做饭的,买菜等等,从忙的那天开始,房顶上的大喇叭就唱起来了,《朝阳沟》、《抬花轿》都是那时候的经典啊。而我就忙着装饰我的新房。

结婚的头一天,老婆的娘家人是要来看家的,就是来看看家里是否都安排妥当了,老婆是否满意。按规矩,老婆来了之后满意与不满意,我家里都是要给红包的。

结婚那天,我凌晨三点起来,接上老婆去县城里化妆盘头,玩了等把她送回去之后天都亮了。

婚礼摄像师傅,从我回来打开镜头之后,就开始进行了拍摄。

迎亲走的时候,胸前的“对红”是必须要由嫂子来给戴上的。走的时候先要焚香,跪拜祖宗,以求保佑香火旺盛。临上婚车之前,母亲则要拿着扫帚给“扫”一下车。结婚讲究不走“回头路”,走时一条,回来一条。浩浩汤汤的迎亲队伍到了之后,才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村子不仅人口少,道路也不宽,两辆大巴车根本就进不来。当然,这个问题就不用我操心了,我的叔伯们都会处理。

我在迎亲队伍的簇拥下,坐在了屋里正当中,我结婚我最大。

就在我得意没几分钟之后,老婆的嫂子就拿着黑色的面膜过来了,这一看就来者不善啊。我来之前就有人叮嘱我,别人给你抹黑的时候,你别挣扎,乖乖呆着就行。我就这么乖乖的让嫂子给我抹了满脸的黑,还不能擦。我正庆幸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嫂子们就端着面条上来了,挑面条也是我们的习俗之一。但是,不是那么容易就让你挑的,得有红包,要不然连筷子都甭想摸到。

挑完面条,有嫂子上来摘了我的“对红”,添了一道“对红”之后,再给我戴上。我坐在桌子前,看着桌上的瓜果和烟,我是不敢动手也不敢动嘴啊。就看朋友们在那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咔咔”吃。等到接完亲,临走的时候,桌上的瓜果是要我“提红”的兄弟全部装在包里带走的。我在这眼睁睁的看着,迎亲的队伍在把老婆陪嫁的物品往车上搬。

“藏鞋”应该在每个地方都有这个习俗了,反正我记得我好像没费劲就找着了,亲自给老婆穿上之后,牵着她的手走向我们的明天。

回到家,我先下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脸,拜天地可不能黑着脸。

老婆则在车上,等着嫂子们把喜被装柜之后才下车。我把她从车上接下来的时候,旁边的鞭炮也响了起来。我们的婚礼是比较传统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记得当时我一位大伯提着嗓门子为我们主持婚礼,说着拜天地的词,嘴里还对我们一对新人念叨:你们倒是拜啊,哪怕弯弯腰也成啊。我们哪经历过这个,就依言羞涩且艰难的弯了弯腰,点了点头,就算拜了天地了。

拜完天地之后,就没我的事了。我站在人群外,终于可以抽支烟了。一边抽烟,一边听着大伯还在喊着我家亲戚“交上”的拜礼。等到婚礼流程下来,半个小时过去了。喜宴也开始了。

叔叔带我先到老婆那张桌上敬了酒,跟老婆喝了交杯酒。然后,挨着每桌敬酒,幸好那时已不喝酒,要不然这50多桌下来,就废了。那时候不光时兴大操大办,而且,街坊邻居都会吃席,没办法,咱要的就是一个热闹。

敬完酒我站在不碍事的地方,看着宾客们推杯换盏,肚子里饿的嗷嗷叫。上饭的时候,我乱七八糟的吃了一些,这午饭就算是对付过去了。

喜宴结束,宾客相继离开的时候,我和老婆站在门口相送。

一直到了下午三四点钟,我们还要“回门”。“回门”是我最受尊重的一次,也是被“欺负”的最惨的一次。

我这个新郎官坐在上首,两边则是两位叔叔专门来“保护”我的。老婆的嫂子有十几个,他们扒我衣服,脱我的鞋子,她们要“闹新郎”,那次真的是体会到了“三个女人一台戏,十个女人连续剧”的感觉。吵的头都大了,最后,还是靠红包给过了关。

回门的时候,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吃饺子”。这饺子可不好吃,什么馅儿的都有,花椒、辣椒、八角,生姜等等,五花八门的。我也不敢嚼,就那么囫囵个的咽下去了。他们都在喝酒,我则忙着吃,把中午没吃饱的给补回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天渐渐的暗了下来。我们拿了一些老婆的行李,就回来了我们的家,家里依然还在忙着收拾。

晚上,我家的嫂子们来闹洞房。吃苹果,咬糖。其实,嫂子们也没怎么闹,毕竟也都忙活一天了。然后,我们在嫂子们的监督下,要把喜被里边塞的东西掏出来,然后再缝上。掏出花生、苹果、红枣什么的我能理解,我从被子里边还掏出几个酒瓶子我很是纳闷了。掏完之后,老婆拿着针线要缝好,我在旁边看着,等着急了,我就从她手里接过针线缝了起来,不得不说,那时候,我的速度比她还快。

等到缝好了,嫂子们又把老婆从娘家带来的包裹拿出来,我一看那包裹上打的那些结,这嫂子是不打算让休息了啊,这些“疙瘩”可不好解啊。好不容易解完了,嫂子开始了“扫炕”,一边扫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等到这些结束,嫂子给我们端来了酒菜,因为按照老一辈的规矩,我们夫妻俩不能出新房的门。酒菜我看着很高兴,可是还送来了双瓣葱,让我和老婆必须吃。我和老婆聊聊吃了几口,就赶紧让嫂子们收拾了酒菜,好早点回去休息。

人都走了,我看着老婆,突然之间的发现,她从未这么美过。我从背后抱住她,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你终于是我的了,想跑都跑不掉了,嘿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