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广州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吃!其次才可能是南下打工之类的事,一谈到广州人的吃,免不了在网络上兴起一场轩然大波,有赞同广州人吃得健康的人,也有人会说广州人不会吃,只知道清炖之类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广州大厨穷尽一生,只为做出一道最原汁原味的菜,今天就拿烧鹅来说。
在中国,烧鹅的普及率不及烤鸭,但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中却随处可见一个个烤得油光发亮的烧鹅被厨师做成一道道美味佳肴,手起刀落之间,烧鹅的汁水飞溅,香气四溢,路过的时候闻到了都不禁吞咽口水,来往排队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还会特地跑到一些老字号那里打包一份回家,与妻儿老小分享这道美食。
为什么要说一只鹅来到广州后,基本上不可能“活着”走出去呢?因为鹅的数量相对鸭来说要少很多,不可能像烤鸭店一样遍布全国各地,而且广州人吃烧鹅有一定年头了,无论男女老幼都爱吃,从外省进口来吃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跑外地去卖呢?况且烤鹅在本地的售价也不便宜。
一直正宗的烧鹅要经过缝制、充气、上色、才能拿去烧制,每一道工艺都不简单,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是不可能做好的,从活鹅取出内脏后再用针线缝上,没缝好的话,烧制的时候腹腔中的汤汁就会流出,不能完好保留食物的本味。从前充气都是依靠师傅的肺活量,如今倒是省事,用汽泵把烧鹅充得鼓鼓囊囊就行,这样才能烧出脆嫩的鹅皮。
古法烧鹅用的燃料还是荔枝木,而且存放一年以上的荔枝木才是最佳选择,这样烧出来的烟火气不至于太重,太重会夺去烧鹅本身的香味,最后再经过几个小时的炙烤,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烧鹅就可以出炉啦!吃的时候你还可以品到淡淡的荔枝果木的香味。
不过现在用果木的少了,国家倡导环保,很多人用的都是电烤炉,遥想小时候吃的果木烧鹅,那味道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并且荔枝木生长的慢,枝干也比较细小,用一颗荔枝树也烧不出来多少鹅,即使做出来了价格也不会低,如此看来一只鹅走不出广州也是有道理的,就是因为味道太好,自己人都不够吃,怎么还会分别人一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