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过年习俗,不洗脚不理发不扔

过年需要仪式感,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这种体验,虽然有一些共性的习俗,比如:放爆竹、贴对联、守岁、吃年夜饭等共性习俗以外,全国各地还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有一些还非常有趣,有些习俗甚至让人崩溃,比如:正月初三前不能洗脚、不能倒垃圾,整个正月不能理发、初五前不能做针线活等,非常有趣。

过年有趣的习俗-你知道几个

过年有非常多的习俗,有一些能说得过去,有一些甚至被人当成陋习,比如:燃放烟花爆竹,已经被当然污染空气的元凶,其实还有一些习俗,非常有趣,“平衡点”给大家说几个过去不理解的,有些能够找到合理的解释,有些就是无稽之谈,充满乐趣:

1、正月不理发:中国人非常讲究面子,传统修面技艺已经是非遗项目,古人把修面和理发一起办,年前是剃头匠最忙的时刻,然后一直要等到二月二,人们才开始理发,在整个正月里,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更是盛传:正月剃头“方”舅舅的说法,谁要是敢在正月去理发,会被妈妈训斥;

小贴士:所以东北地区,在过年期间,经常见到外甥、外甥女跟舅舅讨要红包,一般会声明自己头发长了,需要去理发,这时当舅舅的就会主动奉上红包;

2、馒头不能剥皮吃:在中国东北地区流行一句话“剥皮姥家穷”,主要是针对吃馒头,当谁家的孩子吃馒头时,有剥皮的举动,一旦有姥姥家的亲人在场(舅舅、姨姨),一般会提出抗议,认为这是盼望姥姥家变穷的举动,尤其是在过年期间,因此家长也会阻止孩子这个行为;

小贴士:我觉得这是为了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不挑不拣,否则会有挑剔的孩子喜欢吃馒头外皮,用对姥姥家的情感来约束孩子,应该是这个初衷。

3、正月初三前不能洗头、洗衣服、洗脚:这应该是南方小伙伴无法接受的现实,不能洗头估计还能忍受,不洗脚睡觉可能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在东北地区有两个说法,正月初三前洗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会掉头发,这个还不是太可怕;

不洗脚的理由就非常可笑了,东北地区有一个特产-东北大酱,过去家家都自己做,他们认为,家里一旦有人在正月洗脚了,家里的大酱会变臭,这个因果关系很有趣,个人以为,这是一个懒人想出来的借口,单纯为了不洗脚上炕睡觉;

过去对不能在初三前洗衣服的解读更加有趣:谁要是洗衣服产生了脏水,那么在死后要把这些脏水喝掉。

4、正月初三前不能倒垃圾:据说在初三前,谁家倒掉垃圾,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会财运不济,认为倒垃圾就是扔掉了财运,这个习俗的制定者,一定与不洗脚的那个人是一起的,都是“懒人”的代表;

小贴士:生活在城里的小伙伴,估计没人敢这么干,尤其北方地区,带有暖气的房子,三天不扔垃圾,难以想象,不过有些小区却经常三天不处理垃圾,此时才能感受到清洁工人的不易和辛苦。

5、正月初五前不能动针线:在北方地区,一般把正月初五叫作“破五”,意思是到这一天,很多禁忌都可以打开了,除了要包饺子以外,还可以洗衣服和动针线缝补衣服,如果在初五之前动了针线,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年会经常头痛。

6、七不出八不进:这是东北地区留客的最好借口,在女儿、女婿回娘家后,感觉就是为了为了留住他们多住几天而编出来的,初七不能出门,初八不能回家,这样就可以至少留客2天,在农村尤为讲究,其实这两天的火车票,都相对容易买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观察一下;

小贴士:城里已经几乎没有这个说法了,因为这两天已经开始正式上班,不具备这个条件了。

7、包饺子讲究最多:过年包饺子有非常多的讲究,原因也千奇百怪,具体如下:

小孩子不能数饺子个数:据说一旦数饺子了,长大了就会变得“不识数”,估计是嫌小孩子闹腾,因为过去只有年节才包饺子,小孩子也好奇,都会围在周边,家长怕他们影响干活,而编出来的说法;

饺子的摆放要一致:如果两个人包的饺子对脸摆放,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两个人会经常闹矛盾,在农村叫“彼此作对”;

饺子的大小要一致:过年包饺子,是技术活,只有熟练掌握技能的家人才有资格,因为不仅要把饺子的大小包成一致,连煮饺子也是技术活,不能煮破,即使煮破了也不能这样讲,要用其它的词汇来代替,具体原因。

如果饺子大小不一致,来年养母猪,下猪崽就会大小不一(原本就会大小不一),其实是为了防止饺子大小不一,煮的时候会出现大饺子没煮熟,小饺子已经煮破了,或许才是这个说法的最根本原因,过去包饺子的机会不多,因此它才更像技术活,不是谁都有资格参与的。

其实,在东北地区过年,充满乐趣,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小伙伴都自己做灯笼满街跑,白天要跟着秧歌队走街串巷,热闹程度丝毫不差北京的庙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