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针线 >> 针线介绍 >> 我眼中的杜润梅老师

我眼中的杜润梅老师

北京看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我和杜润梅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已经五年多了,我们从相识到熟知,她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丈夫李培斌猝不及防去世后,我更是亲眼目睹了杜老师的艰辛与不易,她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承受着生活给予的所有磨难,用坚强的意志书写着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善良质朴勤俭持家

初识杜润梅,那是在年的春天。天气乍暖还寒,天空中飘着细雨,她到办公室给我送打印好的数学卷子。她高高的个子,气质温婉,一看就是个宜室宜家的好女人。她是学校的临时代课教师,教电脑并负责打印考试卷。以后,上下班的路上偶遇,笑一笑,互相简单地打声招呼。

我知道杜老师是李培斌的妻子,是在年的秋天,学校组织教师去一中大礼堂听阳高县首届道德模范报告会。那天李培斌 一个上场,他浓眉大眼,身体魁梧,说话铿锵有力。当演讲到他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了他所负责的一位矫正人员的老母亲的电话,这位老母亲哭着说,她的儿子已经走了,走时穿着老李给买的衣服时,他在台上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台下的人们都在抹眼泪。真是真实的事例,真情的流露啊。后来听同事们说,杜老师是李培斌的爱人,我才把他们两人同框,真有夫妻相,都是从骨子里透出善良、真诚、质朴。

杜老师来到我们办公室,是在年秋季开学的时候,她带我们这个年纪的电脑课。我开始慢慢地观察她,了解她。她每天按时到校,不早退,穿着干净整洁,性格内向,说话慢言慢语,从不张扬李培斌的荣誉,也不向学校提特殊的要求,那时李培斌已经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她很勤快,帮助我们打扫办公室,主动提着暖壶打水,我们不会做针线活儿,她给钉扣子、缝衣服。她也很热心,冬天给老师们拿家里腌的白菜和萝卜,腊八时给我们这些懒家伙拿腊八粥,有时给我们拿她亲手生的豆芽。我们经常让她帮忙捎着买东西,她生活经验丰富,买来的东西又好又便宜,每次她都是不厌其烦,笑呵呵地答应,她就像大姐姐一样照顾我们这伙年轻人。

杜老师和我们慢慢熟悉后,和我们聊她与老李二十六年租房的苦日子,话里流露出对现在稳定生活的满足。她也和我们述说老李的忙碌。曾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老李去新疆参加女儿的婚礼,在火车上,遇到一对小夫妻吵架,老李做调解后,夫妻二人和好。老李真是随时随地做调解。她还讲了老李不为人知的一面,当女儿出嫁的时候,老李的泪水就像决堤的海,果断利落地处理过多少纠纷的老李,那一刻却那么脆弱,他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啊。年秋天,准备为女儿举办回门宴,杜老师问我们,登台时穿红裙子好看还是穿旗袍好看?我们笑着说,你和老李穿什么都好看,郎才女貌,一家人上台肯定是最吸引人目光的。而这场夫妻同台的回门宴成为了永远的不可能。

噩耗传来痛失所爱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杜老师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日——年10月15日。我们也都记得那天早晨,天空灰蒙蒙的,杜老师没有来上班。上午传来噩耗,老李已经去世了。那一刻,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昨天,杜老师还说,老李给买回两袋大白菜,准备多腌点儿白菜,冬天拿来给我们吃。我们唏嘘不已,心疼着杜老师,无法想象杜老师怎样捱过痛失丈夫的日子。

再次见到杜老师,是一个月后,我们去看望杜老师,她挣扎着起来开门,走路无力,抬起左腿,抬不起右腿,体重瘦了20多斤,两颊无肉,眼睛再无往日的神采。无语泪先流,和我们诉说着,老李去世后,她在殡仪馆连续三天不吃不喝,躺在老李身边,当时真想和老李 。我们都是泪流满面,一起劝说杜老师,你要为儿子李涛着想,李涛已经没有了爸爸,更不能没有妈妈呀。

又一个月过去了,杜老师来上班,她是为了分散注意力,在家睹物思人,神思恍惚,总觉得老李随时会推着摩托车进门。白天在学校,有老师们和她说话,还进班给学生上课,尽量让自己忙起来,这样就没有时间去想老李。晚上,孤单一个人在家,形影相吊,狂风吹着大门“咣当咣当”响,杜老师以为老李在敲门,急忙跑出去开门,可是门外空无一人,只有寒风呼呼地刮着,门前空地的荒草在随风摇摆;吃晚饭时顺手摆了两副碗筷;看电视时,不由得想叫声“老李”,觉得老李还躺在后炕。每天回家路过老李的单位,不由地停驻脚步,努力地想从下班的人群中找到老李的身影。

每逢佳节倍思亲。以往过年的时候,老李给挂灯笼、贴对联、买鞭炮、煮猪头、炸带鱼……家里浓浓的烟火味儿和过年气氛。现在出出进进只有母子二人,孩子实在忍不住,说:“妈妈,我想去看一看爸爸。”腊月二十九的中午,别人家团圆过年,他们母子俩坐车去了老李的坟头,撕心裂肺地痛哭。杜老师看着儿子羸弱的身体,瘦弱的肩膀,恸哭的模样,暗自下决心:今年哭过了,明年不能再对着孩子哭,要坚强些,把李涛培养好,等和老李见面时,可以无愧于老李。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老李去世时,儿子李涛才15岁,只上了一个月的高中,开学时,杜老师给李涛拿了三百元钱的生活费,老李又偷偷塞给一百元。杜老师和老李苦日子过了三十年,生活刚有起色却戛然而止,杜老师痛彻心扉,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她失去了有力的臂膀。儿子李涛从小以爸爸为荣,处处以爸爸为榜样,现在失去了如山的父爱。不管以后他的人生有多么辉煌,却永远地失去了父亲的陪伴和呵护。从此没有了父亲宽阔的肩膀可以依靠,也没有了父亲宽大的手掌牵他前行,是他成长路上永远的缺憾,李涛更是痛苦的。

女子本柔弱,为母则刚强,杜老师隐忍着心中的伤痛,努力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杜老师不管心情多么不好,李涛在家的日子,都要强颜欢笑,给孩子树立坚强、伟岸的形象,她既要当妈妈,又当爸爸。李涛每两周回一次家,杜老师做上一桌丰富的饭菜,在饭桌前和孩子说说单位的趣事,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李涛性格内向,平时是老李和他沟通,杜老师现在要参与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生活的点点滴滴,帮孩子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每一个台阶,走好人生的的每一步。

有一年,老李的祭日快到了,李涛又想起了爸爸,上学走时还哭着,杜老师非常担忧,恰好那几天天气骤然变冷,杜老师让别人给孩子捎了件衣服,同时捎了一封信。信上说:儿子,你爸只是个高中毕业生,他很遗憾没有上过大学,后来自学法律很吃力,他一直希望你能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比他出色。但是他凭着脚踏实地走在人前,妈妈希望你踏着你爸爸的脚印前行,成为你爸爸的骄傲,做一个人品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儿子,你要坚强,你是男子汉,要认真学习,千万不要因为高中三年没有努力学习而后悔。

花有逢春再开时,树枯再无返青时,当下教育好李涛,是首要任务,全部落在了杜老师的肩膀上。四年来,日子再难再苦,杜老师对儿子都是笑脸,把阳光的一面留给孩子。儿子不负厚望,去年顺利考住了大学,每天和妈妈视频聊天,汇报学习进展和生活情况,杜老师非常欣慰。

心有目标行有方向

李培斌逝世的第二年春天,全省开展学习李培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杜老师需要外出宣讲。杜老师不会说普通话,她每天在办公室里让老师们教她念稿子,稿子上处处标着拼音。她是一个腼腆的人,为了讲好老李背后每一个温暖百姓的故事,弘扬老李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她勇敢地站在了台上。

每演讲一次,她就痛哭一次,不由地想起老李那憨厚的笑容、宽阔的肩膀、魁梧的身影,思念更深。她的足迹踏遍山西省各县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有杜老师的身影。上级邀请杜老师出席活动,她哪怕身体再难受,即时精神再不济,也要振作起来站在台上,她要把老李心中常思百姓困难,脑中常思百姓疾苦的工作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有一天演讲了两场,哭了四次,嗓子都是哑着。每次演讲回来,她更加憔悴不堪,我们劝说杜老师,你停止演讲吧,一演讲就更加想老李,心中的伤口好不容易结痂,又扒开,再结痂,再扒开,永远也好不了,你不要命啦。杜老师却说:“我要让更多的人学习老李的工作精神,我要替老李扛着这面爱岗敬业的旗帜。我要用余生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宣传老李爱岗敬业的精神,弘扬老李无私奉献的精神。”

她不出去演讲的日子,在家就整理老李的各种荣誉,一个人静静地思念着老李,回忆着和老李 过的三十年。现在整理出老李有项奖项,85本荣誉证书,还有奖章、奖牌和奖杯没有整理完。年,老李荣获了建国七十周年“最美奋斗者”的称号,老李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四年来,演讲一场又一场,杜老师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脚下沾满泥土,心中充满真情,让老李的工作精神伴着日月星辉,成为永恒。人字有两笔,一撇和一捺,杜老师的这一撇是承担教育好儿子的责任,那一捺是担当传播老李爱岗奉献精神的使命,她用坚强的意志书写着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

[作者简介】王建梅,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爱好旅游、拍照和看书。人到中年,拿起笔,写身边的感动,传递生活中的正能量。抬头不忘仰望星空,低头不忘脚踏实地,努力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