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制作线装书,大学生体验古籍书香

楚天都市报4月14日讯(记者贺俊通讯员刘曦陈茜摄影通讯员王孝林张伟淇)折纸、打孔、装纸钉、裁剪封面、穿线、贴签,每一个步骤都充满浓浓的“技术感”。4月11日晚,武汉大学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师丁丽萍带领武汉商学院的34名师生,体验了别开生面的线装书制作活动。

“打孔的间隔需严格控制,线的长度是纸张长度的十四倍,穿线时要注意两股线定要平行。”为了方便大家操作,丁丽萍每做一个步骤都特意减慢了速度。“你看,你打孔的时候要垂直,力度要控制好,手不能抖。”丁丽萍指导着一名学生修正打孔姿势。

线装书需要“穿针引线”,丁丽萍着重教授了如何定位线孔的方法,并演示了巧妙的将线头隐藏于册页中“要不偏不倚,一路到底,才能把纸钉妥妥地穿进去。纸钉要绕到接连穿过两个孔后稳稳地打个结,必要时,可以求助大头针帮忙。”。

不少参加活动的男生也拿起针线在制作的书页上“上下穿梭”。“以前连针都没有拿过,没想到第一次拿针缝的不是衣服,而是书。”来自武汉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刘刚说。另一边,自小就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的赵琪也并不十分顺利:“没想到制作一本书这样的复杂,一步做错就会影响到下一步,我刚穿好针,就把自己给扎了。”

最快做好线装书的是武汉商学院的“剪纸达人”周坤,相较于其他同学的遇到诸多的小状况,周坤的制作几乎非常顺利。“我自己从小就学习剪纸,制作线装书的有些步骤与剪纸是有异曲同工的效果的。”周坤翻着制作好的线装书进行展示,“在我心里,不论是剪纸,还是线装书,它们都是活生生的文化,都是美的,有生命的。”

从折纸、打孔,到最后的穿线成形,一本普通的线装书历经了近一个半小时才制作完成。丁丽萍说,活动只是展现了制作环节中的一部分,完整的线装书制作大概需要7天左右才能完工。“刚报名参加活动的时候就为了图个新鲜,没想到做起来这么辛苦。”学生应明珠说,“制作一本书尚且这么繁琐,而我们古人还以这样的方式把文化都传承了下来。平时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真正静下心来读的书却不多,真是很不应该。”

据了解,此次活动时武汉商学院开设的“国学小课”系列之一。该校“国学小课”主要围绕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进行分主题讲授,年分别进行了“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八个国学系列,引发热烈反响,不少周围居民带着孩子前来蹭课。同时,武汉商学院曾在去年携手湖北省博物馆开展“梦溯千年”为主题活动,邀请文物走进校园,受到师生热烈好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