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www.txbyjgh.com/
在玉环坎门,说起刺绣手工艺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肖雪蓉。
今年73岁的肖雪蓉是玉环渔民画刺绣非遗传承人,早年因知青生涯腿上落下了残疾,但这却无法阻挡她追求艺术的脚步。
这些年来,肖雪蓉一直致力于在玉环各地举办渔民画刺绣公益培训班,吸引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刺绣爱好者加入这项公益事业,一起为传承发扬玉环非遗作贡献。
“大家绣国旗的时候,针脚不能太密也不能太松,绣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细心……”
10月20日上午,肖雪蓉在坎门后沙社区开班举行了“巧手绣红旗献礼二十大”的活动,吸引了当地不少刺绣爱好者报名参加。
现场,有的老学员技艺比较娴熟,针线在手中灵活地穿梭飞舞,令人眼花缭乱;有的新学员手法还较生疏,一针一线都落得格外小心翼翼。大家或互相讨论,或虚心向老师请教,每个人都沉浸在刺绣的世界中,享受穿针引线带来的乐趣。
“之前肖老师在东沙社区开班的时候,我去学过几节刺绣课,感觉挺有意思的,以刺绣的方式展现渔民画真的很有特色。”林巧云表示,自己原来很少接触针线活,但刺绣渔民画让她真切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自己现在一有空就会拿起针线绣一绣,既陶冶情操,又能让自己的双手变得更灵巧。
骆玉英作为一名老学员,绣起红旗来非常得心应手。
她说,自己跟着肖雪蓉老师学了四年的刺绣渔民画,早已成为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希望自己今后也能像肖老师一样,绣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认识玉环的这项非遗。
在清一色的女学员中,一位男同胞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学员樊晓烨颇有架势地拿着针线,专心致志地绣着手中的作品。
“沉浸在刺绣中,我感觉自己好像远离了世俗的烦扰,整个身心都静了下来。”樊晓烨表示,自己在刺绣中不仅能得到放松,还能很好地磨炼心性,让自己能有更好的状态去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渔民画刺绣的行列,肖雪蓉的心里倍感欣慰。作为玉环渔民画刺绣的传承人,这些年她为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少努力。
从年开始,肖雪蓉在钩织技艺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将极具地方特色的渔民画大胆创新,以刺绣的手法来表现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完成作品百余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赏。
近年来,肖雪蓉又坚持开设公益培训班,毫不保留地传授刺绣技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员。在她不懈的努力下,渔民画刺绣迅速在当地扩大了影响力,多次被邀请参加各类活动并获奖。
作品《渔家女》荣获年浙江省妇女手工制品创意大赛三等奖;作品《红虾干》在年10月华东地区残疾人文创作品大赛中荣获《文化创意作品》类优秀奖,作品《渔家女居家绣抗疫》荣获《抗击疫情》类三等奖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玉环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弘扬家乡非遗是我的职责所在。今后,我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开拓创新,创作出更多贴近群众生活的优秀作品,让玉环渔民画刺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肖雪蓉说道。
内容来源:玉环新闻网(新莓汇正能量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