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年5月,在国家展览局的支持下,由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的三个省共同出资,在山东省菏泽市建起了一座大型红色历史博物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
博物馆的开幕的当天,当地的市民纷纷慕名而来。在人群的洪流中,其中也包括一个毫不起眼的老太太。
这座冀鲁豫边区纪念馆分为革命儿女、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这四个大厅。在浴血抗日这个大厅内,有一个特殊的展品:一个针线包。
前来参观的学生,都对这个这个针线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说员解释说:“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针线包,它不单单是生产工具,还是打鬼子的武器。”
听到这里,学生们都不可置信地反问:“这个小小的针线盒怎么当武器,怎么打鬼子呢?”
解说员继续解释道:“这个针线包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女英雄使用过的“武器”。在与敌人斗争的过程中,她用其中的三根缝衣针成功吓退了围追堵截的敌人。”
学生们反问:“这个女英雄是谁啊?”就在此时,夹杂在人群中的一个老太太指着针线包说:“这是我的针线包!”
老人一席话,在场参观的群众和学生都沉默了。老人再次表示:“这个针线包是我的,没想到又在这里看到了!”
工作人员闻讯后赶来,一连问了三个问题:“什么?这是您的针线包?请问您是谁?”老人回答:“我叫朱文起。”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引起了纪念馆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纪念馆的领导闻讯赶来,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您可是我们的特等抗日功臣和大英雄,我们可算是找到你了!”
听到这里,学生们都纷纷惊讶不已,都不肯相信站在他们面前的老人竟然是针线包的主人和讲说员口中的女英雄。
朱文起是谁,她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笔者带大家走进女英雄的传奇一生。的故事,还要从年冬天的一个傍晚说起.......
01游文斋选中朱文起传送情报
年冬日的某个晚上,鲁西南定陶县,即如今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城北五公里的游集村西一处有些破落的村子外寒风呼啸。
伴随着呼啸声,院子里还传来了几声清脆的敲门声。女主人闻声打开门,只见敲门的人正是丈夫的亲侄子游文斋。
游文斋于年出生于定陶县,又于年5月正式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6月,他又改任中共定陶特支书记,率领当地的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在严峻的形势下,和日伪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年,由于接连不断的天灾,再加上日伪军多次残酷的扫荡,定陶的革命形势变得异常艰难。
革命形势愈发困难,就愈加离不开的情报工作。游文斋等共产党领导人自然也意识到加强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也在加强情报工作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
游文斋
与此同时,日伪军也意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一双贼眼时刻都在搜寻共产党情报员的下落,搜寻的阵势也一次比一次大。
在这种背景下,定陶特支的情报工作多次遭到破坏,甚至最后一个交通员也没能躲过敌人的抓捕。
在敌人的武力威胁下,他不肯泄露情报,最终被残忍地活埋了。一时间,定陶特支的情报工作陷入瘫痪中。
为了恢复定陶特支的情报机构,游文斋可以说是费尽心思,试图寻找更为合适的人选继续搞情报工作。
游文斋突然想到了一个搞情报工作的最佳人选,这个人便是自己的四婶朱文起。
游文斋之所以会选中朱文起,第一是因为四婶虽然只有30多岁,但是在岁月的雕刻下,她的脸上布满了周文,看起来像是50多岁的老人。
朱文起
敌人根本不会想到,这个常常外出讨饭、毫不起眼的乞丐,竟然会是共产党和游击队的地下交通员。
游文斋之所以选中朱文起,第二个原因是她不仅能说会道,还很机灵,做事上还特别干净利落。
第三是因为她拥有一双当地妇女少有的“解放脚”,没有缠足。加上她四处讨饭,腿脚利索,像传送情报这些工作,根本不在话下。
游文斋将这个想法和定陶特支的同志们说了之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这一幕。
年,朱文起出生于山东省定陶县的一户贫苦的家庭中。当时的时代正处于风雨飘摇中,这也注定了她坎坷的一生。
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庭贫困,朱文起在5岁那年已经会做家务,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7岁那年,她便开始跟着父母下地务农。
就在朱文起年纪稍微大一些后,她不仅要帮家人干农活,还要扛起帮着父母照料年幼的弟弟妹妹。
这些残酷的经历,不仅没能压垮这个尚不经事的小孩,反而激起了她强烈地反抗精神,为人刚强正直、颇有正义感。
她希望能改变这样的困境,幻想着自己能和别人家的小孩一样,能去学堂读书。可家里的条件根本无法支持她继续读书,她只能趁着私塾先生不注意的时候在课堂外偷听。
02乞讨农妇扛起情报工作
一转眼,朱文起已经是20岁的姑娘了,也到了出嫁的年纪。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给了老实巴交的游兰馨。
她原本以为自己会相夫教子,如此度过的一辈子。年,抗日的烽火烧到她的家乡。更不幸的是,丈夫于年死于饥荒。
家中的顶梁柱倒了,朱文起悲痛欲绝。可想起三个孩子,她只能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饭,她只能带着孩子乞讨。
即便人穷,朱文起志气却不穷。由于游文斋参加革命的缘故,家族的人受到了牵连。可朱文起不仅没有抱怨,还鼓励侄子要跟着共产党好好干。
游文斋也经常教育四嫂:只有在共产党的率领下,才能打跑鬼子,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有吃有穿、自由的新国家。也是因为这样一层原因,游文斋才会想到让朱文起搞情报。
而朱文起得知游文斋的此次的来意后,先是犹豫了半天才缓缓发问:“我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字,能行吗?”
游文朱文起再次提着篮子外出,只不过她的篮子里这次多了一样东西:针线包。之所以要卖针线包,是因为这样正好能将纸张不大、字数不多的情报藏在里面。
当她第一次途径伪军斋斩钉截铁地说:“你绝对能行!只是,这个工作还挺危险的.......”
朱文起却说:“你们这些年轻人都不怕,我这个老太婆还怕啥?经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好了。不把日本鬼子赶走,就没有咱老百姓的好日子。文斋,将来有什么需要我的,婶婶今后都听你的!”
从此,朱文起便以乞讨和卖的针线作为掩护,扛起了定陶特支地下交通员重任。
的岗楼时,紧张不已。就在此时,她想起了游文斋的嘱咐:一定不能紧张,很多交通员就是因为紧张不小心露出马脚。
于是,她定了定神,继续往前走。其中一个日伪军看见他,斜着眼睛瞪了她一眼,她立刻斜着眼睛瞪了回去。
日军见她手里提着篮子,便问她针线包里装着什么东西。朱文起从篮子里迅速拿出几根明晃晃用来纳鞋底的针,朝着日军眼前一晃。
这个日军吓得朝着后面直踉跄,便摆摆手让她离开了。朱文起按照地址,来到鲁西南地委驻地。通过暗号,她成功和我党人员接头,顺利将情报交给地委。
从这之后,她又接连在地委和特支之间帮助传送了几次情报,都成功完成了组织交给她的任务。
年年底,定陶特支见朱文起表现优秀,正式批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春,中共定陶县委正式成立,朱文起继续负责定陶县委、地委、地委敌工部的联络工作。
同年5月,定陶抗日政府正式成立,朱万起再次肩负起武装科、鲁西南军分区、和县大队之间联系的任务。
为了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她日夜在根据地和敌伪统治区之间来回奔走,每天步行五六十公里都是家常便饭。
03朱文起机智躲过敌人
年9月,定陶县委往常一样交给朱文起一项任务:往日伪军占领的县城传送一批传单。
接受这个任务后,朱文起将传单放在篮子最底层,上面放着一些鸡蛋和芹菜,装成是赶集普通妇人的样子。
她在要过城门之际,为了防止敌人搜查,突然心生一计。她见负责盘查的行人是本地人,便上前攀起亲戚:“大兄弟,你真的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你大姑家本堂家嫂子啊,你不认识我了吗?”
见敌人一头雾水,他继续说:“你不认识我了吗?你那次来我家走亲戚的时候,我们还说话来着。”
见朱文起说得有声有色,伪军被唬得一愣一愣的。等伪军检查朱文起时,伪军只是简单翻了翻的她的篮子,就将其放进城了。
当天晚上,城里的地下组织便将朱文起送来的传单在城内四处张贴在墙上,搞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年夏,游文斋交给朱文起一项特殊任务:让她务必在第二天天黑之前将组织的情报送到地委。
这次,由于情报的页数比较多,针线包根本放不下。于是,她便将情报认真叠整齐,藏在贴身内裤的口袋中,扮成乞丐的样子再次出发了。
就在他走到菏泽和定陶交界处的敌岗楼之际,日伪军对她进行了搜查,甚至连她的竹篮也被搜了个底朝天。此外,日伪军还将她衣服的口袋搜了个遍,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敌人见从她身上搜不出任何东西,便将其拉到炮楼内进行盘问,还威胁她要把她交给日军宪兵队。
此时的朱文起意识到:她的行动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她再次灵机一动,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诉道:
“你们有本事和八路军去战场上打,在这里欺负我这个老婆子算什么本事!”
朱文起在敌人面前撒泼打滚了一阵,觉得自己怀疑或许不正确,无奈之下只能将她释放了,她也终于成功完成了任务。
返回的路上,她身上还带着地委转交给县委的一封急件。为了安全着想,她不敢原路返回,只能趁着夜色从封锁沟爬过去,等到天色亮了才回到县委。
朱文起晚年照片
就这样,朱文起在定陶县区武装和军分区之间来回奔波,成功传递了一份又一份的重要情报,为我军取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6月24日,党组织收到一个情报:日伪军的一个中队,次日要前往田集区“扫荡”,而朱文起必须要在晚上将情报送到田集区根据地。
接到任务后,朱文起在一路上成功闯过两道敌人的哨岗,接连翻越了三道封锁沟,终于成功在晚上将情报来到目的地。
我军收到情报后,于次日一大早,便在日伪军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了士兵和地雷。等到敌人出现后,我军立即发起进攻,成功歼灭了18个日伪军。
年2月20日下午,朱文起从军分区收到一个重要情报:驻扎在菏泽的多日伪军一大早就前往多公里之外的梁山县“扫荡”了。
定陶县委和县大队共同商议后,决定抓住这个重要机会,将高庄据点上的的这颗“钉子”给拔掉。
当晚,定陶县大队和敌人展开了激战,终于成功将敌军据点成功拔掉。等到第二天上午,日伪军从梁山回到高山据点,发现眼前已经是一片废墟。
04解放后朱文起怎样了
在歼灭汉奸和土匪的战斗中,朱文起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时期,定陶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上有个天老爷、地下有个王子杰。”
王子杰的是当地一个土匪,无恶不作,并于年公开投降的日军,四处屠杀革命干部和共产党员,欠下了无数血债,当地的百姓们对他深恶痛绝。
年春,鲁西南军区领导在经过商议后决定将王子杰铲除。可王子杰部下共多人,装备精良。
我军无论是从人数还是装备上都不占优势,如若要将其消灭,必须了解其兵力部署。好在中共地下党在王子杰部队安插了眼线秦锡爵,并担任警卫排长。
通过秦锡爵获得情报难度不大,可难的是如何将情报传递给军分区。这次,组织又将这一重大任务交给了朱文起。
秦锡爵画像
于是,朱文起假扮成媒婆来到王子杰驻地。凭借自己的机智,她成功和秦锡爵接头,成功获得了机密情报。
年4月5日,根据我军送来的情报,我军成功包围了王子杰部,成功歼灭了该部的多人。
这天,朱王子杰部见形势不妙,率领多人成功冲出包围圈,逃到了日军驻守的定陶县城。可日军对他也有所防备,命他率部驻守东南西北四关。
接着,朱文以要饭作为掩护,来到四关进行侦查,成功发现了王子杰在这里的住所。我军见状,便决定趁着夜色袭击南关。
没想到王子杰先行一步,带着一部分警卫员跑到了南关,我军的这次计划失败了。几天后,王子杰悄悄来到定陶城北十几里的常店村。
当晚,秦锡爵以巡查岗哨为名义,骑着马来到附近的邵楼村,成功将情报交给地下党员孔耀坤,请他交给朱文起。
日伪军在定陶城下盘查过路群众
文起传送情报已经接连跑了四五十公里,身体已经有些吃不消了。当天晚上10点钟,她收到情报后,又来到25公里之外的我军指挥部。
终于在凌晨1时,朱文成功将情报送到目的地。就在她抵达目的地的那一刻,她直接瘫软在地上。
而我军收到情报后,立即率军奇袭常店,成功抓住了王子杰。没多久,我军对他进行了公审并枪决。
不久,军分区和地委特地召开了庆功大会,朱文起因传送情报有功,被记以一次特等功,他们也在不久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对于朱文起而言,所谓的特等功根本不重要。只有打跑鬼子,让自己这样的贫苦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才是她真正的愿望。
解放战争开始后,根据组织的安排,朱文起离开了情报战线,从事妇女工作。年,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妇联退职回家。
八路军押送俘虏
回到老家后,朱文起继续拿起锄头继续当起来农民。在晚年生涯中,朱文起默默无闻,丝毫不提及自己的功绩。
而她曾经用过的针线包,被当成是红色纪念品却被人们牢牢记住,特地放在博物馆以供后人们怀念。
上世纪60年代末,朱文起的身体已经衰弱的不能支持她继续工作了。可为了生活,她在在某个单位的食堂继续干起了活儿。
直到某次单位组织工作人员来纪念馆学习,大家才知道这个普普通通的食堂大妈,竟然是抗战中的“特等功臣”。
年,这个曾经为抗战作出贡献的老人走完了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