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料子拿回家做,家里有塑料棚,在里面暖和,还能照看顾着家,抽空把家务事干一干。”“我是去送衣服的,上天领了20件,刚做好。”这是1月5日早晨,东海县房山镇大戚村农家妇女陆华与张兴翠冒着寒冷、踩着冰雪在村道上相遇时的简短对话。
她们所说的塑料棚里搞钩织,就是很多家庭在住房前,用塑料布搭建简易的棚子,在里面做绣花、缝补的针线活。该镇共有个自然村庄,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钩织塑料棚,大的村庄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有的一个人有一个,有的需要切磋的,几个人共用一个,全镇现有钩织塑料棚两千多个,成为寒冬里的一道风景。
房山镇农家妇女兴起钩织致富行业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镇里的一批经纪人看准有许多妇女在农闲后,成为富余劳力,就与苏南的服装进出口公司联系,引进短平快的手工钩织项目,实行来料加工,让她们在家院子里有工作干,能挣钱。这种项目正好适合大家的心愿合需求,把料子领回家,按照技术员传授的方法钩织,定时交还,计件兑现工资。钩织的种类繁多,有的进行衣料缝合拼装,有的上纽扣,有的加口袋,有的秀饰品。完成此道工序后,交服务站,有转车运回,熨烫、包装,全部销往欧洲和非洲。
据调查,房山镇有多名妇女除了农忙的两个月,其余时间就是拿起针线做钩织。她们既把家照顾上,又能不落下家务事,一个月还能增加一两千元的收入。为了把冬闲变冬忙,她们就采取搭建塑料棚的办法,使寒冷的天气里不受影响。邱庄村妇女张其锦说,在塑料棚子里钩织可好了,暖和,光亮度高,不需要在室内用电灯用空调,节能环保。(宏山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