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36956.html
真没想到,这里竟是村庄的中心。从夜珠沟沟口进来,七里地之后,就是金珠村村委所在地。这是沟里的一个丁字路口。左边这间房子,是一个打面房。自从有了电,山里的石磨石臼就下了岗,磨玉米面这样的事情,就都交给了使电的打面机。
走上台阶,进入屋内,扑面而来的是打面房特有的味道。这味道里,夹杂着玉米面淡淡的腥味。屋内摆放着两台机器,还有一个用来装面的木盒子,以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工具。“打面,这电多少钱一度?”“要用三相电,8毛钱一度。贵得很,照明才四毛七。”
主人抱怨说,打面不赚钱,但机器闲着不用更亏,赚点是点。我们行走秦岭,碰到人总得聊点什么,一般都是见啥聊啥。从打面房出来,路边圈里,三只小猪探头探脑,模样十分可爱。今年猪肉价格贵,喂肥了这可都是宝贝,卖掉一只一年零花钱就够了。
因为是沟里的中心地带,房屋也多了起来,一户挨着一户。夜珠沟留守的人家不多了,所以大部分的老房子,其实都只住着几个老人。沟里很安静,除了本地人之外,几乎没有外人进入。冬日的阳光很温暖,这样的地方很适合行走,走走路,看看风景。
这一户人家的房子,是最近几年修建的,改成了平房,墙上还贴了瓷砖,只可惜没有人居住了。在山里面,因为山体很大,总感觉房屋很小。一代代的人,认认真真活了一辈子,倾尽一生的艰辛和努力,就建造出这么一个小窝来,想想也挺不容易的。
今天阳光实在是太好了,这位大婶已经把针线活,搬到了太阳底下来。不用被上班下班的固定时间锁住,在山里过日子的节奏,几点起床、几点干活、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全凭自己把控,这种感觉其实挺自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让人们渐渐迷失了自我。
说一句话,走一下针,时光悠悠。如果不被生计烦恼,在简单的日子里终了此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我一直在想,我们这一代人,如果没有碰到最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是不是就会一直快乐地生活在小时候那种低物质的状态下,满足地过完这辈子?
这一栋建筑物,是夜珠沟中最大的建筑。如果没有猜错,必定是当年的小学校所在地。外墙上的三幅标语,代表着这些年社会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控制人口抓经济,实现少生快富;合作医疗,方便群众;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如今,当年的小学校,已经被售卖给了私人。以前的那些教室,现在住着好几户人家。小学校对面,新建了一栋二层高的小楼,是金珠村村委所在地。最里面的地方,则是金珠村卫生室。两个孩子和一个大人,正在院子里的健身器材上,开心地玩耍。
徒步秦岭,远村行走,我们寻访的是中国最后的山村,所以并没有在村委会呆得太久。往里走,还有六七里地才能到达沟垴。继续匆匆上路,道路两侧,又开始出现了久违的陡山、老树、小河沟。在人们没有修建房子的地方,秦岭依旧还是秦岭。
我拍了一棵白杨树,因为树梢有一个马蜂窝。更因为头顶这天,实在是太蓝、太好看了!本组图片拍摄于年12月29日,地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杏坪镇夜珠沟。喜欢秦岭图文,请转发、收藏、评论,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