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这些地方正午立杆无影,夏至

白癞风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24/4800901.html

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6月21日11时32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是二十四气节中的第十个节气,这一天的到来意味着最热的天气要来临。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夏至之后,太阳直射点不断往南,北回归线也被成为“太阳转身的地方”。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夏至日时,正午的太阳最高,垂直物体的影子最短。但是,在我国有这些地方,夏至当天正午十分回出现“立杆无影”的有趣现象,他们是我国的汕头、从化、桂平、墨江、蒙自等地。因为太阳光是从天顶直射下来的。夏至日傍晚,北半球的人们会目睹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暮色黄昏美景。

“夏至”是怎么来的?

一般在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夏至”这一天,白天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所以叫作“夏至”。

“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是否太阳距离我们最近?

很多人可能认为,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意味着太阳离我们也近,但事实并非如此。夏至之后两周左右,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所以,夏至前后其实是一年中太阳离我们几乎最远的时段。

“夏至”日都是6月21日吗?

虽然大多数年份的夏至日都在6月21日,但也有可能在6月22日或6月20日。比如,年夏至日为6月22日,而年的夏至日又会是6月20日。

“夏至”日有哪些民间说法?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谚语,说的是过了“夏至”,白天越来越短,每天做针线活,用的线也一天比一天少。

“夏至”日,新麦登场。人们在这一天吃面,既表示“夏至”这天最长,也有庆丰收,尝新麦之意。

“夏至三庚数头伏”,说的是“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在民间还有“夏至三侯”的说法。

夏至三候是什么?

一候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二候蜩始鸣:后五日“蜩始鸣”。蜩即夏蝉,俗称“知了”。蜩螗沸羹,叫声沸稠为粘羹,多美的形容!

三候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

什么是“夏至九九歌”?

“夏至九九歌”记录在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歌谣道: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将会来临,大家在注意防暑避暑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因为防暑避暑而造成身体健康的损伤。

一定不要贪食冷饮、冷食。在吹空调的时候一定不要紧闭门窗,夏季高温是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释放的关键时期。

吹空调关闭门窗的时候一定要开启室内空气净化器,及时净化室内空气,避免甲醛等有害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