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针线 >> 针线介绍 >> 婆婆的拧线陀

婆婆的拧线陀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宝贝:拧线陀

宝贝拥有人:陆林飞

地点:泗洪县界集镇中大街87号

宿迁网讯婆婆陆林飞今年81岁,我给她收拾房间时,在抽屉里发现一个很过时的拧线陀。我当时也没多想,随手往垃圾桶一扔,正好被进房间的婆婆看见了,她连忙拾起来,责怪我为啥丢她的东西?我当时一脸茫然:现在用不着这个了,不就一个垃圾吗?婆婆稍微平息了一下,向我讲起了她那段尘封已久的青春岁月。

婆婆20岁那年,她与我公公结婚。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外婆还是给婆婆置办了一些嫁妆。有头饰、镯子、木箱等,里面就包括了这个拧线陀。

陆林飞结了婚到了婆家,立马就变成了大人,承担了公公家所有的针线活。奶奶只给婆婆几斤棉花,告诉她,这是全家一年缝制衣服鞋子的线头。婆婆不停地拧线,拧好了还要缝衣服、纳鞋底做鞋子。不同的用处要拧出粗细不一样的线,布料的厚度决定线的粗度。纳鞋底的线更要粗一些,纳出来的鞋底才更结实耐穿。

公公家当时有个亲戚住在婆婆娘家的庄子上,知道婆婆不仅长得漂亮,还有一手好的针线活,才托亲戚介绍给我公公。因为我公公长得帅,又是医生,所以找对象也是选了又选。婚后,公公穿着婆婆纳的千层底,到哪家都夸他家里一定有个巧手贤惠的妻子,夸得公公总是嘿嘿地笑。婆婆帮助别人也是乐此不疲,只要有人开口,拧线陀立马开转,给别人做的鞋更细致一些,底子针眼更密一些,那样穿得更长久耐磨。

有一次,公社组织三百多个妇女拧线比赛,婆婆以质量好、出线多的绝对优势,获得了比赛一等奖。因为婆婆拧线技术好,有很多亲友会找她帮忙。有时候还会给一些无儿女的老人缝制衣服,生产队会给她一点工分、粮票等,来补贴一下家用。婆婆在当地是有名气的拧线高手,因此获得了“三八红旗手”的殊荣。

过去,因为白天妇女们都去田间干活,休息时间又拧线,所以大家的拧线陀都放在一起。有一次,婆婆的拧线陀怎么也找不到了,婆婆急得团团转。队长开大会讲了关于这件事的严重性,说如果有人拿了,交出来也没啥,认个错大家还是好乡亲;如果交到公社处理,那问题就大了。有一个淘气孩子看婆婆拧线陀上的铜钱,想拿去做毽子踢,所以就把婆婆的拧线陀拿回家了。最终家长发现,还给了婆婆。那时丢了一个拧线陀还能有这么大动静!

有一年,部队物资紧缺,号召人民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前方部队官兵解决困难。婆婆便白天黑夜拧呀、拧呀,听说做了一百多双号码不同的鞋子送到部队,得到了部队首长肯定和表扬。

后来因为家里实在困难,首饰都变卖了买盐吃,陪伴婆婆的只有这个拧线陀了。再后来家里又发生一次火灾,婆婆冲进火海里,什么也没拿,只把她这个心爱的拧线陀抢了出来。也许对婆婆来说,这个小小的拧线陀如同战士手里的枪、医生手里的手术刀、教师手里的笔……讲着讲着,婆婆脸上的皱纹加深了,嘴角上扬了,眼睛里泛着光,恰似领奖台上运动健儿的表情。是啊,婆婆确实是那个时代的杰出青年。

我找来一把棉花,让婆婆再拧一陀线,我说我缝被子没线了。婆婆二话没说开始续棉拧线。当线拧到一定长度时,盘绕在线陀上,用她拇指打个扣固定好又开始下一段线。那娴熟的手法,仿佛又把婆婆拉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那天,我又重新看了一下那个拧线陀,构造很简单,只有一个杆子和底部的几个铜钱。杆子是竹筷子做的,底部粗,为了挡住铜钱不掉,又用线把铜钱固定住。虽然能看出拧线陀年代很久了,但是都油亮油亮的,可能是因为它浸透着婆婆的心血和青春,它转出了那个年代属于婆婆自己的精彩。(曹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