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吃水果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86544.html
恋爱时,我们常常会不顾一切地去爱一个人,双方即使都没有什么经济基础,只要情投意合,也会“有情饮水饱”。
可是,等到两人结婚以后,生活中就只剩下柴米油盐了,整日围绕着一个“钱”字打转,于是,我们常常会感叹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句话,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是,它出自何处,知道的人恐怕并不多。此话来源于一首唐诗《遣悲怀》,作者是唐代大诗人元稹。
遣悲怀(其二)元稹(唐)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这里是排解的意思。一看到这首诗的诗名,大家就可能猜到这是一首悼亡诗。没错,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逝去的爱妻而作,一共有三首,这是其中第二首。
元稹的第一任妻子叫韦丛,她的父亲韦夏卿在朝中任职,家世是很不错的。元稹出身于一个中小地主之家,本来没有资格高攀韦家,但是元稹很有出息,考取了功名,24岁时当上了校书郎。
韦夏卿看到元稹一表人才,觉得他前途无量,就将最疼爱的小女儿韦丛许配给了他,当时韦丛20岁。
韦丛来到元稹家后,从一位千金小姐变成了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生活十分辛苦,婚后生育了6个孩子,她不仅要做家务、带孩子,还常常为日益窘迫的生计发愁。
虽然韦丛对此却从没有抱怨过,但最终还是因为操劳过度,仅仅27岁就香消云陨。
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中要表达的感情了。
首联,诗人说自己曾和妻子开玩笑说起身后事,结果一语成谶,这么快就变成了眼前的现实。让人想起了《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玩闹时,对她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结果也一言成真。看来,有些玩笑还是真不能开。
颔联,两人曾经在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像电影片段一样,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采用对仗的手法,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两样物品,一是爱妻曾穿过的衣服,他都已经送人了;二是她做过的针线盒,他将其珍藏着,不想再打开。
睹物思人,会让人更加悲伤,元稹不忍心看到妻子曾经用过的东西,因为它们不只是一件物品,而是两人爱的见证。
颈联,诗人爱屋及乌,因为对妻子的思念,看见了她的婢女,也对她分外怜爱。而一到晚上,梦里也全都是妻子曾经的模样,在梦中,他给妻子送去钱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许是有仙人给诗人托梦,保佑爱妻在天国衣食无忧。
尾联,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但是,诗人要表达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并不一样。
诗人说,我当然知道,每个人都要面对至亲至爱的一个个离去,然而,像咱俩这样患难与共的贫贱夫妻,老天爷把我们分开也太过残忍,因为一想起咱俩曾经的每个点点滴滴,都会让我悲痛无比!
此时,笔者想起了温兆伦的一首老歌《说谎》:“我和你走过的每个地方,都变成捆绑我记忆的墙,我无法抵挡,也无处躲藏……”
可以说,尾联既是怀念,又是自责,诗人显然也在埋怨自己没让妻子过上好日子。
人生如梦,世间只有情难诉。
对于重情的人来说,情,是人间最可贵的东西,失去它就像失去了生命。
因此,世间最让人煎熬的事情,就是怀念一个人,只有有情之人才会懂。
读完这首诗,笔者仿佛也进入元稹的情感世界,眼前浮现出那位灯下缝衣的贤淑娇妻,两人在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如此看来,我们理解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与元稹所要表达的境界相差甚远。